低活动性慢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活动性慢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doc

低活动性慢性丙型肝炎研究进展   作者:郑金国,刘彦华  作者单位: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肝病中心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低活动性   慢性丙型肝炎(CHC)具有长期隐匿经过的特点,常表现为单项转氨酶活性增高,甚或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这种低活动性CHC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占近80%,25%转氨酶持续正常,其中58%~90%为女性患者[1,2]。转氨酶活性常不能真实反映肝脏炎症的活动度,而肝组织的形态学检查能更准确地评价慢性肝炎的病变程度。Puoti等[3]对691例转氨酶持续正常的CHC肝活检,结果低度或轻微活动性肝炎539例,中、高度活动性肝炎28例,肝硬化7例,117例未发现肝组织有明显器质性损害。   1 低活动性CHC肝脏病变的进展   肝脏病变进展的可能性和速度的评估对于低活动性CHC预后判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轻型患者进展较慢。Wali等[4]通过重复肝活检观察CHC肝纤维化进展的平均速度为0.15单位/年,其中低活动性CHC进展的平均速度为0.09单位/年。有学者曾对未经治疗的或对抗病毒治疗无应答的低活动性CHC患者平均间隔3~5年进行重复肝活检,结果13.3%~34%的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而平均间隔12年的再次活检,则70%的病例肝纤维化加重[5-7]。   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是CHC的严重后果,从感染HCV经5~40年,10%~44%的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其中15%~20%5年后出现肝功能失代偿。2%~5%的HCV感染者和10%~20%的肝硬化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8]。   2 影响低活动性CHC进展的因素   2.1 年龄、性别和饮酒 Poynard等 [9,10]分别对2 313例和917例CHC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部分病例(137例)曾行重复肝活检,结果表明感染HCV时的年龄40~50岁,长期持续的病毒感染、男性和酗酒是促进CHC进展的重要因素[9,10]。肝细胞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中年以上患者居多,男性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女性大4倍[11]。   2.2 病毒基因型 感染HCV基因1a型者以胆管损害为主,3a型感染易发生肝脂肪变性。感染3a、2b型者血清转氨酶活性常高于1a、1b 型患者,1b型感染者肝纤维化较明显。肝癌和癌周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测HCV抗原阳性率17.2%~46.2%,HCV相关肝细胞癌的病毒基因型以1b型为主[8,12,13]。   2.3 代谢因素 Alberti等[14]对108例低活动性CHC平均间隔8.3年重复肝活检的结果表明,肝纤维化的加重与肝脂肪变性明显相关。肝组织内脂肪的聚集促使星状细胞活化,肝纤维化进展,既使肝细胞内脂肪含量的轻度增加也可导致肝纤维化加重。血脂浓度、铁蛋白含量与肝细胞脂肪含量明显相关,肥胖、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常与脂肪肝并存[15]。   2.4 肝外损害 CHC是全身性疾病,常有多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某些病例的预后不是取决于肝脏的损害,而是因为其他器官和系统的病变,特别是肾、肺和血液系统损害。HCV 感染者肝外损害的发生率为40%~74%,女性患者和长期持续HCV感染是肝外损害发生的非依赖危险因子[16]。   2.4.1 冷球蛋白血症:近50%的CHC患者伴有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MC),其中大多数为低活动性CHC。只有20%~50%的MC 患者出现MC综合症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冷球蛋白沉积引起系统性血管炎导致皮肤、肌肉、周围神经、血液系统、肾、肺和腺体损害,较少见的有胃肠道和心、脑血管的损害。与3型MC相比,2型MC 的症状较明显,包括肾损害和预后不良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7,18]。   肾脏损害多为膜性肾病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CHC的MC 综合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预后影响较大,部分病例多年(平均11年)后因肾机能不全需行血液透析治疗[19]。血液系统损害有白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2型MC 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性疾病,骨髓形态学的动态跟踪观察显示,伴有2型MC 患者B细胞良性增生转为B细胞非霍杰金淋巴瘤的频率较高[20]。HCV相关MC 引起的坏死性血管炎可导致皮肤溃疡坏死性病变,以及因指(趾)缺血引起的坏疽指(趾),但较少见。HCV 相关性纤维性肺泡炎常并存其他肝外损害,多可检出冷球蛋白和(或)自身抗体。曾有报道伴有MC的CHC患者因血管炎引起的大脑缺血和出血性病变[16]。   CHC的血管炎不仅可由MC引起,也可能由不具有在低温下沉淀特性的免疫复合物引起。此外,CHC患者血清中常可检出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甲状腺抗体、Ⅰ型肝肾微粒体抗体等自身抗体,因此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