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5章 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ppt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误差分析 1.减小测量误差: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 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减少摩擦阻力. 2.重物密度要大: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材料. 3.一先一后: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典例赏析1] 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电源的频率为50 Hz,依次打出的点为0,1,2,3,4,…n.则: (1)如用第2点到第6点之间的纸带来验证,必须直接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计算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实验步骤操作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A.将打点计时器竖直安装在铁架台上 B.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C.取下纸带,更换新纸带(或将纸带翻个面)重新做实验 D.将重物固定在纸带的一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用手提着纸带 E.选择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1,h2,h3…hn,计算出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vn [通关演练1]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 (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丙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 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且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丁中所示.已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 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解析:由Δx=aT2,利用逐差法得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4.8 m/s2.若用自由落体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应该接近10 m/s2,所以该纸带是采用“乙”实验方案得到的. 答案:(1)甲 (2)①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3)4.8 m/s2 乙 [典例赏析2] (2015年邹城联考)“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实验中,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_______. A.天平 B.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200 g.实验中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纸带下落的起始点,A、B、C为纸带上选取的三个连续点. (3)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乙 0.369 0.376 (3)见解析 [通关演练2] 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 (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 g、m2=150 g,则(g取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________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_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4 (2)0.58 0.60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3)9.7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方法的改进等特点. [视角] 实验方案的改进 ①由系统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验证机械能守恒,所用实验器材:光电门、气垫导轨. ②通过小球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 [典例] (2014年广东卷,32(2))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 m/s2). (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三) 7.4垂直关系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二) 7.3平行关系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五) 7.6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八) 7.9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和距离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六) 7.7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 7.5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四十) 7.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doc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1集合 .ppt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2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ppt
- 【世纪金榜】人教版2016第一轮复习理科数学教师用书配套课件 1.3量词、逻辑联结词 .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 1电场的力的性质.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 2电场能的性质.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6章 3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章 1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章 2电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章 实验10练习使用多用电表.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章 实验8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章 实验9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8章 1磁场的描述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ppt
- 【创新教程】201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课件:第8章 2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ppt
最近下载
-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大概念•大世界 整体教学设计.docx
-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19修订)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doc VIP
- 道岔轮缘槽的检查铁路线路监测与养护27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课件.ppt VIP
-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培训.pptx VIP
- 喜迎元旦放假通知红色喜庆.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架空输电线路设备缺陷影像标注规范.doc VIP
- 普通话朗读技巧.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