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记》(苏教版选修) PPT课件.pptVIP

《超然台记》(苏教版选修) 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然台记》(苏教版选修) PPT课件.ppt

(一)背景介绍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为新党所不容,被排挤出朝廷,先任开封推官,继任杭州通判。“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求为东州守”。宋神宗熙宁七年,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开始治园圃,洁庭宇,把园圃北面的一个旧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苏辙给这个台取名叫“超然”。故此,苏轼写了这篇《超然台记》。这是政治失意后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本文说明超然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即把一切事物都置之度外,无所希冀,无所追求,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这是用庄子“万物齐一”的观点来自我麻醉,以旷达超然的思想来自我安慰。管它什么祸福,什么美丑,什么善恶,什么去取,通通都一样。自己屡遭贬谪,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 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为什么? 2、重点实虚词 (1)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2)人之所欲无穷 (3)美恶之辨战乎中 (4)如隙中之观斗 (5)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 (6)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7)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 (8)物有以盖之矣 (9)又乌知胜负之所在 (10)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11)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 (12)释舟楫之安 (13)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14)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 (15)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16)而城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也 (17)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1.凡物皆有可观 2.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 日以反黑 3.餔糟啜漓皆可以醉 4.以福可喜而祸可悲 5.南望马耳、常山;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 6.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 7、背湖山之观 8、余既乐其风俗之淳 9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10.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 11.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 12.闻而赋之 13、且名其台曰“超然” 4、通假字 (1)餔糟啜醨,皆可以醉 (2)而庇采椽之居 (3)出没隐见 特殊句式 1. 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2.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3、推此类也,则安往而不乐。 4、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5、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结构思路 第一段:从正面论述超然物外的快乐。说明“吾安往而不乐”的理由是“凡物皆有可观”。 第二段:从反面论述不超然物外必会悲哀的道理,“忧乐出焉”的原因是“物有以盖之”。 第三段:叙述移守胶西,生活初安,治园修台,游而得乐的情景。 第四段:交代台名的由来,再次点明文章的主旨。 * 苏 轼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词与辛弃疾齐名“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 共称“北宋四大家” 在文艺理论中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作者简介——文学成就 “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方方《喜欢苏东坡》 嘉祐二年(1057) 进士及第丧母守孝 熙宁二年(1069) 反对变法卷入党争。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密州、徐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入狱后,受尽凌辱,酷刑棒打,几致死地。历时五个月,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将苏轼贬到黄州。 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监督.没有住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 元祐元年(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自请外任杭州太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