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do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1. 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3月
2. 靳辉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和深远影响》,《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2期
3. 王荣栓《必须科学地认识马克思的科学贡献》,《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 杜奋根《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理论的新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06.2
5. 陈乃圣 陈明《简论马克思学说的科学贡献——对“世纪疑案”一文的质疑》,《理论学刊》2002年第6期
6. 汪向阳《论马克思对科学社会学创立的影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 王继强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及其意义》,《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月
8. 靳辉明《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党建》2004年7月
9. 柳祥美《马克思对象性活动原则及其当代意义》,《江汉论坛》2006年第1期
10. 宋周尧《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现实价值》,《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11. 张弘政《马克思发展理论的社会发展合理性意蕴》,《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1月
12. 李兴中《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俄国及其对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3. 宋德勇《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求实》2006年第1期
14. 王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3月
15. 孙显蔚 刘君栩《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方法论及其当代启示》,《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
16. 欧阳康《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6年1月
17. 徐文燕《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和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18. 李少荣《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及其指导意义》,《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19. 金鑫 陶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贡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月
20. 王静波《试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贡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9月
21. 王雨辰《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贡献》,《天府新论》2001年第5期
22. 叶志坚《晚年马克思的理论指向及其贡献》,《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1月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马克思主义主要著作的理论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3月
《宣言》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而且是工人运动的行动纲领,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犀利的思想武器。《宣言》对二十世纪的深刻影响,概括地讲,就是它由理论变为实践,从此开辟了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发端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不论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还是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在《宣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是《宣言》思想的伟大实践。毛泽东曾高度地评价它的巨大的历史意义,指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矛盾论》)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新民主义论》)这些论断,科学地界定了在《宣言》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及在它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靳辉明《〈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和深远影响》,《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2期
二、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的贡献
马克思曾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即是说,人的环境并不是先在固有的、外于人的东西,而是人改造的结果,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 人和自然的统一”就是明证。可见,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哲人们的有关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统一性问题便迎刃而解:对象化是人生成的方式,自然的生成不过是人生成的确证;既然自然是人的他在,那么人与自然就不是外在的对立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