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专题综合练习:专题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doc
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古代汉语实词活用是普遍现象,名词的活用就是其中之一。名词的活用如同其他词性活用一样,规律性很强。只要掌握住这些规律,学习活用现象就相当容易。
名词活用的种类及其规律特点如下:
一、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不构成主谓关系)=状语+动词或形容词
用文字表示,就是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谓语之间的名词就是活用为状语。
如“天高地迥”“虎啸猿啼”,这是主谓关系;而“斗折蛇行”中的“斗”、“蛇”在文中不能作“折”“行”的主语,那就活用为状语,变成“(像北斗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行走”。
又如“人皆得以隶使之”,此句主谓关系为“人使之”,而“隶(奴隶)”这个名词处在中间,只能用作状语:像奴隶一样。
练习一 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语,并解释其义。
(1)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太史公自序》)
(2)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夏本纪》)
(3)我国家礼亦宜之。(《鲁周公世家》)
(4)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周公世家》)
(5)矫称蜂出,誓盟不信。(《六国年表》)
练习二 下列句中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报任安书》)
(3)倡优所畜。(《报任安书》)
(4)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
(5)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
(6)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芙蕖》)
(7)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8)东犬西吠。(《项脊轩志》)
(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
(10)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
(11)奉命西征巴蜀以南。(《太史公自序》)
(12)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指南录后序》)
(13)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河渠书》)
(1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1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16)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二、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性更强,种类较多:
(1)“所”+名词=“所”+活用动词
如:①置人 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②父时为将…… 反者以百数。(《赵将括母》)
(2)副词+名词=副词+活用动词
如:①至于君 君,臣不臣。(《太史公自序》)
② 花时采,则根色鲜泽。(《梦溪笔谈》)
③二月草 芽。(《梦溪笔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师。(《师说》)
⑤然而 王者。(《寡人之于国也》)
⑥君子 齿。(《师说》)
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3)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活用动词
如:①假舟楫者,非 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②武 网(结网)纺缴。(《汉书·苏武传》)
③左右 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云青青兮 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名词(前无动词)+介宾短语(后无动词)=活用动词+介宾短语
如:①国人莫敢言,道路(走在路上)。(《召公谏厉王弭谤》)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齐。(《触龙说赵太后》)
③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④一狼洞(于)其中。(《狼》)
(5)名词+之(后有语言停顿)=活用动词+之
如:①驴不胜怒,蹄。(《黔之驴》)
②塞者凿之,陡者级。(《游黄山记》)
(6)名词+名词或名词短语(前后组成动宾关系)=活用动词+名词或名词短语(前一名词活用)
如:①乃使其从者衣,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道,如皋。(《指南录后序》)
③穷 高而止。(《始得西山宴游记》)
④穷 溪。(《始得西山宴游记》)
(7)名词或名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前后组成主谓关系)=名词或名词短语+活用动词(后一名词活用)
如:①大楚兴, 王。(《陈涉世家》)
② 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8)名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不构成主谓关系)=活用动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
如: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 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②醉则更相枕以卧, 梦。(《始得西山宴游记》)
“而”在文言文中,连接的是动词、形容词,不连接名词。需要指出的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与该词的动词义项不同。如“填然鼓之”,这个“鼓”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擂鼓”,而“赵王鼓瑟”中“鼓”是动词,“弹奏”之意,是多义词“鼓”本身有的一个选项,而不是临时活用。
练习三 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一般动词的名词,解释其义,并指出它属上述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六)(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2世界地理分区(一)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七)(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2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提升作业(十六)(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2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提升作业(二)(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七)(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3世界地理分区(二)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八)(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3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提升作业(三)(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提升作业(四)(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1中国地理概况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九)(含解析).doc
-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时提升作业(十七)(含解析).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专题综合练习:专题五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专题综合练习:专题四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1课 屈原列传.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2课 项羽本纪.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4课 滑稽列传.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8课 魏公子列传.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9课 淮阴侯列传.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1课 太史公自序.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4课 鲁周公世家.doc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5课 河渠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