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论新乐府在唐朝的崛起.pdfVIP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论新乐府在唐朝的崛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论新乐府在唐朝的崛起.pdf

总第448期 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论新乐府在唐朝的崛起 ◎胡 煦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伏。 “均田制”和 “府兵制”在统治者残酷剥削和连年 一 、 新乐府的渊源 征战之下已经土崩瓦解,这大大动摇了唐朝经济基 础,呈现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两极分 新乐府是相对于古乐府而言,由古题乐府衍变 化现象。安史之乱发生之后,朝廷元气大伤,乱象四 而来的,是唐代诗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和社会背景 起,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势衰微,动荡不安。各种 之下自立新题,以针砭时事、反映民生为主的乐府 社会矛盾 日渐尖锐 ,唐朝几近亡国,到了危险边缘。 诗。其渊源是传承和弘扬 《诗经》的讽喻精神和古乐 首先是各民族间日益加深的矛盾。西南西北回 府 “缘事而发”的优秀传统。 纥、吐蕃先后入侵,交相骚扰。其次,唐朝阶级矛盾进 乐府 自汉代发轫,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一 步加剧导致经济制度的变革。 “富者兼地数万亩 ,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原指可以借管弦传 贫者无容足之居。”农民奋起反抗,爆发起义,与地主 播的诗歌作品,属市井街陌的产物 ,出于社会底层人 之间的矛盾已发展到水火不相容之态。再次 ,朝士参 士之 口。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直抒胸臆 ,是继 《诗 政与宦官专权的矛盾凸显,“甘露之变”“牛李党争” 经》《楚辞》后又一种新诗题,较其他文学形式更能深 致使朝政黑暗腐败,加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空前尖 刻反映社会生活。 锐,朝廷危机四伏 ,内,1%9t-患,举步维艰。 汉乐府受 《诗经 ·国风》影响,和其他诗歌最大的 当统治集团内部和社会经济、政治矛盾 日趋尖 区别在于现实主义精神 ,其作品具有强烈批判 陛和 锐复杂,统治者在对民众思想舆论上的控制愈显严 社会性。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涉及社会各阶层 、多领 酷时,就需要文学的配合与支持。文学与政治之间的 域,暴露社会矛盾,抒发人民心声。如 《怨歌行》《战城 关系即刻凸显出来。安史之乱后爆发的社会矛盾迫 南》等皆借助生活意象,曲折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 使文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做出敏锐的观察和深 有很强的讽喻效果。魏晋乐府较两汉乐府发生了很 刻的思考。文士们对导致国势衰败的症结一 目了然。 大变化。汉乐府主张 “观风俗、知厚薄”,坚持民间采 以元稹、白居易为

文档评论(0)

012luy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