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pdf
浅谈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
韩宁(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音乐系450052)
摘要:秧歌是汉族舞蹈文化的代表,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 的。到了明清以后,中原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东北地域文化的
虽然同为汉族舞蹈,却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在动律及人物表演上 主体。由于多民族的融和、多元文化的共生,使东北地域文
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动律是学习民间舞蹈的基础。所以从地域 化具有兼容性、包容性、开放性。无边无垠的黑土地,有声
文化差异入手。对两地秧歌动律及人物表演进行对比。对这一 有色的大森林,养育红高粱般的东北人。
论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我们在表演中正确把握两种不同地域风 山东简称“鲁”或“齐鲁”,东临海洋,西按中原。山
格的舞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其价值还在于我们可 东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
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与层次来认识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的动律 一。有人作过统计, 《二十四史》中涉及到的山东人达1000
差异,使学生在学习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时少绕弯路。高效打 多位。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
好两种不同风格民间舞蹈的基础,进而更好地将不同动律特点 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
的舞蹈作品展现于舞台之上。 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
关键词: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动律;地域文化 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
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
汉族的民间舞蹈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种类繁多、风格各 东北秧歌源自于民间高跷文化,因为踩着高跷两脚的不
异。既使是相同类型的歌舞,因地区的不同,也会在风格、 断走动,踢出去快而有力,落地扎实,换脚时找平稳,膝部
装扮和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独具魅力。东北秧歌与胶州秧 有规律的顿挫。所以形成了东北秧歌“稳中浪,浪中艮,艮中
歌是我们学习的民间舞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汉族舞蹈。由于 俏”的动律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为身上的动律,东
地域文化的差异,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在动律及舞姿上有着 北秧歌的身体韵律主要是上下动律,前后动律和八字圆动律;
很大的不同。从理论上研究与认识、从表演上理解与把握, “艮”表现在踢步的“快出慢落”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
是舞蹈专业学习中从理论到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多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
必经之路。 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
“秧歌”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 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
间舞蹈。由于它源远流长,涵括诸多农耕文化型的舞蹈,而 东北秩歌的重心移动形成一个小弧线,前踢步:重心移动形
且又和迎神赛会相结合进行活动,所以,“秧歌”一词的含 成下弧线。后踢步与旁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
义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出会”“走会”“社 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形成“浪”的弧线动感。
火”“闹红火”中的各种民间舞蹈,如:秧歌、高跷、竹 与东北秧歌不同的是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
马、旱船、。十不闲”,以及花灯、花鼓等;有时也把其中 “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
某种形式称作“秧歌”。狭义,则指秧歌(地秧歌)和高跷 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
秧歌。“秧歌”的历史悠久,南宋已有记载,但作为舞蹈形 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胯
式的名称则出现在明代以后。至清代“秧歌”已由插秧歌、菱 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
歌、演唱秧歌,逐渐成为规范的民问歌舞形式盛行各地。我国 拧步过程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学方法论与法律方法论的联系.pdf
- 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pdf
- 法学毕业论文:c劣药品提供竞价排名行为的刑法思考.pdf
- 法官审判技能是追求真善美和幸福的职业艺术.pdf
- 法官释明权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换.pdf
- 法律_金融与经济增长_理论与启示.pdf
- 法律与证券市场关系研究的一项进路_LLSV理论及其批判.pdf
- 法律专家解读物权法中的民生热点.pdf
- 法律多元化之源_社会内部矛盾的特殊性.pdf
-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应有的基本品格_石旭斋.pdf
- DB44_T 2392-2022 姜花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3T688-2012 桃源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ocx
- DB4408T16-2022 卵形鲳鲹养殖技术规程 深水网箱养殖.docx
- DB45_T 2400-2021 陆生野生动物放生规范.docx
- DB51T1065-2021 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泽泻.docx
- DB43T431-2009 细鳞斜颌鲴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54T 0438—2025设施葡萄一年两熟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5T1807-2018 绿色食品 八步三华李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4420T24-2023 冻脆肉鲩鱼柳加工技术规范.docx
- DB51_T 3032-2023 华山松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docx
最近下载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pdf VIP
- 2025四川甘孜州城市综合执法大队招聘编外辅助人员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晋升职称无生试讲稿——24.火烧云 第二课时(1).doc VIP
- 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方案.docx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教案 项目四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docx VIP
- 《西门子能源管理系统》.pdf VIP
- 20210219-中金公司-行业轮动系列(1):如何从微观结构探析行业轮动信息.pdf VIP
- 2025四川甘孜州城市综合执法大队招聘编外辅助人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产业园服务体系内容大全.docx VIP
- 安全文化建设评估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