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7级高一(下)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填词须有词牌,据清人所编《词谱》统计,传世词牌有826调,算上变体就有2306种之多。词的句式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论道:“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它除可供文人案头欣赏外,宛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也是一种普遍的方式。词演唱时的听众不仅限于文人士大夫,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市井中人,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当然,除字句易于听懂而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怡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恰如词在宋以后的遭遇那样。柳
永《鹤冲天》词写男女惜别之情:“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永遇乐》词写无奈之情:“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悲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悲的抒发中,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其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念奴娇》)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永遇乐》)的抒怀,皆可为证。
(有删改)
1.下列不能表现宋词市井文化品格的一项是
A.通过歌伎之口来娱悦听众。
B.既宜于雅乐,也宜于俗乐。
C.情趣能与市井听众产生共鸣。
D.语言通俗,字句易于听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A.古人吟诗,为了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往往一本正经;而填词时对音律和内容较少顾忌,比较自由。
B.“诗之境阔”指诗反映社会生活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词之言长”指词能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C.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双重品格的基础。
D.词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有其豪放的一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被称作“诗余”,是因为近体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B.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充满了活力,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C.宋代以后,词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也就意味着词作的市井文化品格被削弱。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句非常直白,毫无费解之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时作业1(已排版).DOC.doc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辽宁省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