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诗两首·我爱这土地·乡愁》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5.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我爱这土地》,把握诗中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 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感知、研习诗歌《我爱这土地》
? l,教师深情地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 5.精彩研读。
??? 学生合作研讨: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爱国者,因沉重的苦难而生发的焦灼,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2)土地----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
温柔的黎明- ----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根据《我爱这片土地》一诗,写一篇评述性短文。
第二课时
诵读,体会《乡愁》诗的意境和感情。赏析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与席慕蓉的同题材诗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学:13《不等式的解集》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 思想品德:1.2《明辨是非》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上).doc
- 数学:13《不等式的解集》学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 数学:14《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 数学:14《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2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 思想品德:1.2《明辨是非》课件(粤教版八年级上).ppt
- 思想品德:1.2《明辨是非》同步练习(粤教版八年级上).doc
- 思想品德:1.3《自我负责》教案(粤教版八年级上).doc
- 数学:14《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下.ppt
- 数学:14《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doc
- 语文:第1课《诗两首》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ppt
- 语文:第1课《诗两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
- 语文: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ppt
- 语文: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
- 语文: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
- 语文: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件(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ppt
- 语文: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
- 语文:第4课《外国诗两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doc
- 语文:第4课《外国诗两首》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下).ppt
- 历史:2.3《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教案(岳麓版选修一).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