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明中医2009年6月第24卷第6期CJGMCMJllrIe2009.vol24.6 ·1187· 痛风病的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韦少玲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中医院内科(530200)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痛风的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痛风在 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病,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痛风已日 益成为一个社会医学问题,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重视。痛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来的研究也较多,现仅将其中医发病机制 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关键词:痛风;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doi:10.3969/i.is叭.1003.8914.2009.06.128文章编号:1003.8914(2009).06.1187.0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 全,才能为生化精气、血、津液提供养料,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及筋 及关节周围组织所致的特征性关节炎症,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 肉皮毛组织得到充分濡养,从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脾病 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 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 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本病起病急骤,患者多于午 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而素问-至真要大 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局部常表现为红肿热 论篇》之所以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就因为脾失健运,湿浊就会阻滞 痛,并可伴头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本病对患者的生活质 四肢关节和经络而产生肿满疼痛。肾为先天之本,五行属水,主骨生 量、生命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目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非甾 髓,主水液代谢,《素问·逆调论篇》称:“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水 体抗炎药、降低血尿酸药以及激素口服,疗效确切,但存在较严重的毒 热穴论篇)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聚水而 副反应。而近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颇多,显示 生病也”,充分说明,一旦肾失气化、主水失司,就会使水湿积聚,浊毒内 一定的优势。因此,探讨痛风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蕴.瘀滞肢节、皮肉而导致四肢关节肿胀疼痛。此外。“脾阳根于肾阳”. 现将其中医发病机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脾之健运,须借肾阳之温煦,而肾中精气亦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 l痛风的翕机探源 充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而“脾阳根于肾阳”.脾之健运,须 中医。痛风”之名始于金元。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痛风”中指出 借肾阳之温煦,而肾中精气亦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充养。因此, “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书中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大率因血受热。 痛风虽属筋骨关节病变,但其本在脾肾,西医所言痛风患者体内过多的 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地当风,寒凉外 尿酸即与中医所言的痰浊、湿浊内聚相似。而这一切皆因脾肾功能的失 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还指出“肢节 调,脾失健运则湿浊内生,肾失气化则排泄不及,致使水湿痰浊内生。 肿痛,脉涩数者,此是瘀血;寒湿邪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等等。其后 临床上,痛风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家族遗传史,说明痛风与素体 医家皆宗其说,如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风痹”中又言:“风痹一证, 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脾肾亏虚有关。同时痛风病人常与肥胖、糖尿 即今人所谓痛风也”,其在景岳全书“脚气”中认为:“外是阴寒水湿, 病、原发性高血压病相伴发,而上述疾病常常与脾肾亏虚,痰湿内盛相 今湿邪袭人皮内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 关,也佐证了脾肾亏虚是痛风的病机关键。 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张景岳将痛风归为 2.2湿、痰、瘀是痛风的重要病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属中医 风痹,并认为其起病之因内由平索肥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