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后日本的.doc
战后日本的“台湾帮”与中日关系
内容简介:2008年台湾选举后,学界关注日本对台政策走向。日本政界右翼亲台势力主张积极发展对台“实质性”关系,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的发展,日本媒体和学者称之为“台湾帮”。本文将对战后以来日本政界“台湾帮”做简要分析,为分析日本对台政策提供学术性资源。
关键词:战后日本 台湾帮 中日关系
战后日本的“台湾帮”与中日关系
冷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重新调整,中日关系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日本国内右翼亲台势力,基于联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构想,积极发展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台湾当局则竭力开展“务实外交”,试图借助外力,阻挠中国统一。
一、战后日本“台湾帮”的缘起与形成
战后日本“台湾帮”的形成与亚太地区国际环境以及美国的亚太政策分不开。战后初期,日本的亲台势力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朝鲜战争爆发后,中.苏.朝与美.日.韩三三组合、集团对抗的远东地区冷战对抗格局形成,日本亲台势力日趋活跃,逐渐集聚在1957年出任首相的岸信介周围,形成了政治和思想上彼此认同的“台湾帮”,但组织体系是在1970年代为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日台“断交”而正式形成的。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中日两国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日本的“台湾帮”大肆活动,成为影响中日关系、日本政治走向和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1、 战后日本“台湾帮”的形成
1948年,中国人民革命走向胜利,美国出于反共和维护亚太地区霸权的需要,将对日政策从抑制改为扶植。1949年11月,在美国怂恿下、由日本旧军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代号“白团”)来到重庆,协助蒋介石挽救濒临崩溃的统治,其中很多人自“九、一八事变”起就亲身参加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白团”于1950年赴台,在台北郊外的圆山军事基地,为蒋军训练了100多名高级军官[1]。战后“日台关系就是以这些军事集团为中心展开的”,并通过这些旧军人与战前日本的财阀、政客、官僚建立了联系。“分析‘白团’进入台湾后日台关系的发展”,就可以发现“以‘白团’为核心的旧日本军人与保守的政界、财界领导人”所“发挥的‘看不见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日本‘台湾帮’这一大势力。”[2]?有学者认为:为了构筑战后日台关系,“蒋介石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前日军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其延长线上的岸信介等战前的右翼势力争取过来”,[3]?形成了战后日本国内支持和维系日台关系的“人脉”和“台湾帮”的基本队伍。
右翼政治家岸信介被称为战后日本“台湾帮”之祖。岸信介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曾任职于伪“满洲国”3年,亲身参与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后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大臣、国务大臣兼军需次官。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定为甲级战犯嫌疑人。他出任自民党总裁和内阁首相时,奉行反共、反华、亲美、亲台的政策方针,聚集国内各界的亲台分子,在政策理念上形成思想倾向一致的政治帮派,然后纷纷占据政坛要津,对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也从分散到集中、从潜在到公开,从暗中扶蒋反共走向公然支持“两个中国”。岸信介1957年3月12日主持成立“日台合作委员会”;6月2日出访台湾,与台湾当局发表联合声明,公然支持台湾当局反攻大陆;极力阻挠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谈判(第三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于1957年6月到期)。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冲破重重困难于1958年签署并规定:对于双方的贸易办事处给予悬挂国旗和承认其它外交特权的准外交机构待遇。但岸政府却不予承认。在这种反华政策的纵容下,1958年5月2日,2名日本右翼暴徒闯进日中友协长崎支部举办的“中国邮票剪纸展览会”,侮辱中国国旗。事件发生后,岸政府包庇罪犯,拒绝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中国政府不得不取消对日贸易协定,中日民间贸易被迫中断。10月9日,岸信介公开声称:“始终尊重台湾政府,是日本的外交路线”,因为“对日本的安全来说,不使朝鲜和台湾落入共产党之手是绝对必要的”。[4]?不仅顽固坚持敌视中国的立场,而且把中国领土台湾与日本的安全联系起来,更为严重的是伙同美国政府公然把台湾划入日美安保体制的防卫范围。1960年1月14日,美日两国签署新《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增加“远东条款”,即美日安全防卫的范围以日本为中心,包括“菲律宾以北,中国沿海和苏联的滨海边疆区”。[5]?其反共.反华.亲美.亲台的政策路线达到了顶峰。由于这一系列政策行为反映了日本亲台势力的思想政治理念和外交战略构想,因此在岸信介周围聚集起一大批自民党内位高权重的重量级右翼政治家,如:贺屋兴宣、儿玉誉士夫、石井光次郎、滩尾弘吉、藤尾正行等人,形成了虽无明确组织形式、但以共同政治理念为纽带、以亲台政治倾向为特征而联系起来的政治集团。日本学者认为:“1957年2月,岸信介政府成立后,自民党内形成了‘台湾帮’”。[6]
2、 战后日本“台湾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00个银行考试英语高频词汇.pdf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设计.docx VIP
- 金茂府东地块工程推演(幕墙及门窗).pptx VIP
- 成立运输安全领导小组的决定.doc VIP
- 岩心数字化技术规程 第5部分:多尺度CT扫描.pdf VIP
- 上铁安监[2020]62 号-非设备管理单位营业线施工安全禁止性行为及管控处置规定.pdf VIP
- 中南大采矿学课件10空场采矿法.ppt VIP
- 08-1 涵洞水力计算表.xls VIP
- AQT90 FLEX快速免疫分析仪资料:010-AQT90FLEX 进样模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