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引言:
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在1979年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纵观化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产生了多么巨人的作用。西博格( Glenn Theodore Seabory,1912-1999)是美国核化学家。1940年他与麦克米伦(E。 M·Mcmillan)等人共同发观了94号元素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创立了生产原子弹材料钚的化学流程,这是核武器研制成功的一个关键步骤。1944年,他提出了锕系元素概念与它们的电子结构,这不仅使元素周期表趋于完整,而且为后来合成超铀元素指明了方向。他和麦克米伦共同获得1951年诺贝尔化学奖。
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中国”照片
1.由原子组成的最小汉字“中国”的说明:
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于1993年底至1994年初,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在Si表面上开展了原子操纵的研究,取得了世界水平的成果。他们在室温下,用STM的针尖,并通过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硅晶体表面的原子拨出,从而在表面上形成一定规则的图形,如“中国”等字样,这些沟槽的线宽平均为2 nm(1 nm =1×10-9 m)是目前在室温时,人们在Si表面“写”出的最小汉字。凹陷的地方是原子被拨出后显下的深黑色沟槽,凸起的亮点是散落的原子形成的,显白色。
2.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简称STM)是1982年德国科学家宾尼(Gerd Binnig,1947-)与其同事共同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新型的表面分析仪器。STM的研制成功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奥秘又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使人们第一次能够直接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微电子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他们与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家鲁斯卡(Emst Ruska)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
STM具有原子级分辨率,可分辨出单个原子;还具有直接观测的性能,STM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量子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针尖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针尖与样品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通常小于1 nm),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层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叫做隧道效应,产生的电流就称为隧道电流。隧道电流的强度对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距离非常敏感。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把针尖在样品表面扫描时运动的轨迹直接在荧光屏或记录纸上显示出来,也就是说,STM是通过在针尖扫描时,控制针尖与样品间的距离恒定不变,从而使针尖随样品表面的起伏而起伏。针尖运动的轨迹就表现了样品表面的形貌。
3.关于化学发展史的分期问题:
化学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了她的近代化学时期?史家都称1774年拉瓦锡(A.L.Lavoisier)提出元素概念结束燃素论不久,道尔顿(J.Dation)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使化学进入了这个持续至今以原子论为主线的新时期。实际上,化学进入近代化学时期后,势如破竹的发展所依据的最基本的理论始终是原子--分子理论,简称原子理论。它指明:不同元素代表不同原子;分子是由原子在空间按一定方式或结构结合而成的;分子的结构直接决定其性能;分子进一步聚集成物体。
原子理论结束了持续几个世纪炼金和炼丹家的盲目实践。有人认为,炼金家之所以长时期与硫黄和重金属打交道,是基于他们的一个信念:只要把硫黄的亮黄色和重金属的高密度这两个性质掺和在一起就可炼出黄金来。历史已经证明,在近代化学时期之前,化学并没有经历过像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出现过的那个经典物理学时期(或牛顿力学)。到近代物理两个时期。同此.我们要有一个共识,一般说来,化学就是指近代化学。
板书:
实用技术 …… 近代化学 …… 现代化学
(冶金、火药、造纸) (原子-分子学说) (物质结构理论)
展示:
橡胶、合成纤维、半导体材料、光导纤维(这些物质称之为材料)
板书:
非金属材料(如:陶瓷)
化学组成 金属材料 (合金)
有机高分子(橡胶)
复合材料 (多功能)
高功能材料(超导)
结构材料 (耐高温)
信息材料 (液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教案--1.3 区域发展差异0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doc
- 精选教案--2.3河流的综合开发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doc
- 精选教案--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教学案第21课时.doc
- 精选教案--3-6年级信息技术实施纲要.doc
- 精选教案--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教学案.doc
- 精编教案--高二物理公开课教案.doc
- 精选教案--05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 精选教案--高三政治《文化生活》教案:2.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doc
- 精编教案--高二物理固体液体和气体(复习学案).doc
- 精选教案--0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教版初三历史下册教案).doc
- 精选教案--2012高二地理教案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湘教版必修3).doc
- 精编教案--高二英语M6U3教学设计.doc
- 精选教案--2012高二地理教案 1.3 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必修3).doc
- 精选教案--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3教案(新人教版).doc
- 精选教案--2012高二地理教案 1.4 区域经济联系1(湘教版必修3).doc
- 精编教案--高二英语Unit7 Living with disease知识点总复习教案.doc
- 精选教案--高一化学一单元教案:化学键教学设计.doc
- 精选教案--2012高二地理教案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湘教版必修3).doc
- 精编教案--高二英语Unit8 First Aid reading教案 人教版.doc
- 精选教案--高一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