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ppt
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3.哪些词语表现了国运的艰难?哪些词语显示了国民的雄健? 艰难的国运:回环曲折 极其险峻 崎岖险路 雄健的国民:奇绝壮绝 壮美的趣味 浩浩荡荡 浊流滚滚 一泻千里 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 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 “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 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 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 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 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 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 “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 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只有具有雄健的精神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革命者,才会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 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 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用扬子江黄河 比喻中华民族的 精神。 用“浩浩荡 荡”比喻中 华民族历 史势不可当, 一往无前。 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曲折回环” “崎岖险阻” 比喻中华民族 历史所逢的 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 难斗争。 “浊流滚滚, 一泻万里 的魄势”比 喻中华民 族的光明 前途。 表现了作 为中华民 族一员的 内心充满 豪情壮志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格言共勉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格言共勉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 总结 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 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面对困难,我们要依靠雄健精神,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 * *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