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浅谈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陈燕飞
摘要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措施及优势。方法 通过对
38 例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及常规西医护理的回顾,总结及分析中
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的特点。结果 38 例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疱疹明显减退,
病情缩短。 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带状疱疹患者有明显的促进康愈作
用。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西医结合护理 辨证施护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
集疱疹和以神经通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1]。带状疱疹即为中医蛇串疮。蛇串
疮在古典医书中早有记载,《外科启玄。卷七》中说“此疮生于皮肤间,与水窠
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绩,亦能荫开。”可见古人对此病就有了研究。中医
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我院对 2001 年至 2005 年期间 38
例带状疱疹患者均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并进行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
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 例均为门诊治疗患者,其中男 22 例,女 16 例;年龄 20~45
岁;发病部位:腰肋部 16 例,胸部 15 例,颜面部 4 例,大腿内侧 3 例;肝胆湿
热型 15 例,气滞血瘀 23 例。每例总面积均在 15cm²以上。结果:38例全部治愈,
最长22天,最短8天,平均15天。
2 治疗及护理
2.1 治疗 全身治疗科选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神经营养剂等,外用炉甘石洗
剂及抗病毒软膏等。中医辨证论治,肝胆湿热证,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气滞血
瘀证,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理疗措施如红外线,电针等。
2.2 辨证施护
2.2.1 肝胆湿热 主证:红斑、水疱鲜明,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心烦易怒,
舌质红,苔薄黄,脉眩滑。治宜清肝泄热,解毒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水煎凉服。本性患者7例痊愈。护理:病室保持安静、卫生、光线充足、空气清
新。关心患者思想和情绪,尽可能使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和情
绪激动。限制患部运动,避免碰破水泡而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多饮开水和果
汁,忌食鱼、虾、蛋等发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进餐后用淡盐水漱口。外用五
味消毒饮煎水外洗。药水温度以 22°—26°为宜,先用消毒棉球清洗干净,动
作要轻柔,之后将 5—6 层纱布置于药液中浸透,挤去多余药液,敷于患处每 1
—2 小时更换一次,如渗出液不多可 5—6 小时更换一次。洗后湿敷使药液通过
皮肤吸收,保持药效,以促进消炎退肿、止痒止痛。粉剂先以蒸馏水调成糊状,
用消毒棉签涂于患处,每日4—5次,并随时观察疱疹消退情况。
2.2.2 气滞血瘀 主症: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以刺痛最为明显,日轻夜
重,基底部呈紫红色,舌质暗、苔白、脉眩细。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解除
余毒,方用:活血化瘀汤加减。本组 14 例痊愈。护理:保持病室清洁整齐,空
气流通。内衣宜宽大、柔软。使患者了解本病特点,消除焦虑和急躁,配合治疗。
饮食可服用山楂、丝瓜等以活血通络。本型外用药主要为膏类,涂膏药时要均匀
涂敷且不宜过厚,病变部位无糜烂处涂膏药后可稍加按摩,针刺取内光、曲池、
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手法以泻法为主,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2]。
拔火罐法以坐罐为宜。6例通过针刺止痛效果好,6例配合拔火罐止痛效果明显,
2例通过加服扑炎痛0.5g,每天三次,疼痛缓解,止痛药应按时按量加药。
3 结果 38例患者疼痛均消失或明显减轻,疱疹明显消失,患者均能积极配
合治疗,病程缩短。
4 讨论 综上所诉,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中医辨证施护有利于患者康复。
中医辨证施护具有一定特色及优势,湿热型患者以清热利湿为主,血瘀型患者法
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护士要正确掌握外用药水剂、粉剂、膏类的涂敷方法,
才能达到用药效果,同时根据不同的证型做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
疼痛的护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更能体现治疗的个体化,
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洪峰 皮肤性病学[M].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71 。
[2] 白振琴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3;13 (2 );
17~18。
作者:陈燕飞 主管护师 急诊科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