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赵必迁1,周安国2*,
?(1 北京伟嘉集团长沙伟嘉饲料科技公司,长沙,410329
2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育部抗病营养研究中心,雅安,625014)
?
摘?要;各种霉菌毒素可以作为一种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中。此文对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和去除方法进行介绍,着重就霉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法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脱毒机制进行概述。
关键词?霉菌毒素;微生物;脱毒
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 by Microorganisms in Feed
?
Abstract;Mycotoxins can be present as contaminants in feedstuffs. In this article, it has been recommended that the different harms and detoxifical strategies of mycotoxin-contaminated fe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cent researching on 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s by microorganisms in feed and the relevantly detoxifical mechanism.
Key words ?mycotoxins;microorganisms;detoxification
?
霉菌毒素是在结构上差异巨大的一类小分子量化合物,由微生物经过次生代谢过程产生,对饲料的污染十分常见。据估计,目前已经有大约100000霉菌已经被鉴定,其中400种左右对动物具有潜在的毒性,这些有潜在毒性的霉菌中又有5%左右可以产生有毒物质。年均气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这一问题尤其严重,而我国正处于亚热带地区,各地区的种植水平差异很大,饲料原料贮运条件参差不齐,因此由霉菌毒素导致的动物急性、慢性中毒较为常见。
1???????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可通过种子或孢子2种形式繁衍下代,在条件不适宜时往往由孢子形式繁衍。霉菌毒素由中温霉菌产生,相对细菌而言,霉菌对湿度、PH的要求较低。当霉菌处于干燥、低温或处于与其他霉菌竞争的应激情况时,会产生霉菌毒素。由于霉菌生长有一定的地域性,导致不同区域占优势的霉菌毒素种类不同。产毒素菌并非在所有适于生长的温度条件下都能产生毒素。一种霉菌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相反,不同的霉菌可以产生一种相同的霉菌毒素。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镰孢菌属(fusatium)和麦角菌属(claviceps)等。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伏马菌素(fumonisins)等(徐剑宏,2007)。
霉菌毒素可以对动物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生物毒害,如致癌性(黄曲霉毒素、褚曲霉毒素和伏马霉素)、致突变性(黄曲霉毒素和柄曲霉毒素)、致畸胎性(褚曲霉毒素)、致雌激素异常(玉米赤霉烯酮)、致出血(单端孢霉烯)、免疫毒性(黄曲霉毒素和褚曲霉毒素)、肾毒性(褚曲霉毒素)、肝毒性(黄曲霉毒素)、皮肤毒性(单端孢霉烯)及神经毒性(麦角碱)等,另外还有些具有细胞毒性(侯然然,2007a)。
2?霉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
一种脱毒方法是否真正有效并可以应用,应该取决于霉菌毒素转化成一种无毒的化学物质而失活或去除;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被破坏,从而使新的毒素不能形成;饲料中的营养价值在处理过程中应该得以保存;物料的物理特性或外观不能发生明显的改变;经济上可行,即脱毒过程所带来的经济上的好处应大于花费(史莹华,2006)。
微生物脱毒法是利用一些特定的微生物或它们产生的酶来降解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将这些微生物加入饲料当中,从而实现霉菌毒素的温和降解,避免高温、强酸、强碱等易破坏营养成份的环境和条件,达到去除霉菌毒素的目的,此过程中,无需带入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同时还尽可能地减少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损失(王继彤,2004)。
2.1 酵母发酵去除霉菌毒素
酵母发酵过程来去除谷物中的霉菌毒素的方法研究较早并得到一定得效果。Bennet等(1994)研究了使用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玉米发酵生产酒精,结果发现获得的酒精中不含有霉菌毒素,而发酵剩余的酒糟仍然具有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有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包括了酵母、霉菌及细菌)可以将玉米赤霉烯酮转化为α-玉米赤霉烯醇及β-玉米赤霉烯醇;但这种转化尚不能认为是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