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用),实用主义教育学,工业革命之崛起,异类崛起足球革命,龙之崛起夏朝教学关,龙之崛起教学关,龙之崛起教学关布局,毛主义的崛起,龙之崛起教学,新民主义革命理论
中共二大(1922年7月)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 1920 李大钊 1920 陈独秀 北京 济南 上海 汉口 长沙 巴黎 广州 东京 “南陈北李”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 1921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成立共产党时,共产国际派维经斯基等人来中国,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先进分子讨论了建党的问题。然后,维经斯基又到了上海,会见了陈独秀,帮助陈独秀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材料 *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驻美大使,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思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不懈的努力?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那么中国的路在何方? 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革命或运动?结果怎样?得出怎么样的示? 人物一 人物二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结果:失败 启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到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 洪秀全 孙中山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废除《二十一条》 3、收回德国在山东特权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问题探究: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一) 材料(1):1914年,中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则为85万多人;1919年为137万多人。 材料(2):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3):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材料(4):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对内: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政治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军事上扩充北洋军; 对外:大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1) 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这些数字都大大超过了民国前的水平。 材料(2) 辛亥革命前,中国工人有50~60万人;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达200万人,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则增至1200万人。 1912年~1919年的七年间,工人罢工130余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二)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分析一战期间我国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阶级结构上: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发生。 材料(2)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 材料(1)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三) 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 口号:民主、科学 作用:它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请阅读下列历史素材(四) 材料(1)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白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白银;同一时期,英国、法国、德国等对华贸易额有较大下降。 材料(2)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通过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当时的国际形势。 _ 材料(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一战期间,美日加紧对华侵略,尤其是日本. (2)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1.背景 国际 国内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反帝情绪高涨 俄国十月革命 指明方向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 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壮大 (阶级) 新文化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思想解放 (思想) 导火线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斗争形式 主力 中心 时间 5月4日起 北京 学生 罢课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罢课罢市 罢工 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2.经过 3.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1)性质: (2)特点: (3)作用: (4)影响: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先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钢结构加工制作方案 (2).doc VIP
- 检验科病例讨论PPT课件.pptx VIP
- SIMATIC WINCC V7.5使用C脚本通过画面结合结构变量实现多个电机的控制功能.docx VIP
- PS液压盘式刹车零件图册.pdf VIP
- bim实施管理标准(深圳).pdf VIP
- (高清版)DB41∕T 1993-2020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监理规范.pdf VIP
- 中国当代文学完整课件.ppt VIP
-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Jankovic、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颅颈肌张力障碍问卷、嗓音障碍指数.docx VIP
-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史部·地理·长乐六里志.pdf
- 淮南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