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税制之个人所得税,中国税制,中国税制试题及答案,中国税制习题及答案,中国税制结构,中国税制改革,中国税制复习资料,中国税制计算题,中国税制课后答案,中国税制第六版
案例分析 某人月薪2200元,于2009年3月办理了内退手续(比正常退休提前5年),取得的一次性收入60000元。内退后,仍保留其原工资标准2200元,但不享受今后的涨薪,则其取得一次性收入当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995元。 第一步,平均: 60000元÷(5 ×12)=1000元 第二步,税率:1000+2200-2000=1200,适用10%的税率和25元速算扣除数; 第三部,计算应纳税额: (60000元+2200-2000) ×10%-25=5995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和标准 税法规定,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可以根据其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现行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纳税人,其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20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2800元。 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包括: 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 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专家; 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人员。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上述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执行。 续前文 个体工商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费准予扣除;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以及购置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其他设备,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扣除; 个体工商户的年度经营亏损,经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用下一年度的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3)注意事项 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和捕捞业,应对其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相应的所得项目征税。 2.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应纳个人所得税 实行查账征税办法,除了以下项目外,其余基本与(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相同: 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 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核定征收见教材156页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见教材157 4.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 个人出租财产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应依次扣除以下费用: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例见教材159 (1)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费 在确定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在出租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可持完税(缴款)凭证,从其财产租赁收入中扣除。 (2)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准予扣除的项目除了规定费用和有关税、费外,还准予扣除能够提供有效、准确凭证,证明由纳税人负担的该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 允许扣除的修缮费用,以每次800元为限。一次扣除不完的,准予在下一次继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 (3)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 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是指定额扣除或者定率扣除数额。 5.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例见教材159 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1.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2.关于个人取得公务交通、通讯补贴收入 3. 关于失业保险费金(金) 4.个人因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 5.退职费收入的税务处理 1.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1)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2)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 (1)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工生产技术项目苯乙烯的生产.ppt VIP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可打印).pdf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带读课(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推拿治疗学不寐课件,十四五推拿治疗学课件.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酒吧劳动用工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和塑料吸管?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21年浙江6月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pptx VIP
- 药店动态质量管理知识(一)答案-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中学】【育人故事】唤醒你的“耳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