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乐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观
赵彧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041
【 关键词 】建筑理论 礼乐文化 空间序列 建筑审美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不仅
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在建筑审美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显著作用。在侧重传统建筑观的基础上
发展现代建筑是我们至今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一个涵盖面极广、影响力博大的文化范畴。
它涉及的范围大至朝廷典章,小到百姓生活的进退起居,近乎涵盖了国人精神文化的所有领
域,其影响之深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支思想理论体系。
“礼”,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一切社会观念的基础。它不仅体现在社会政治体制中,也
体现在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风土民俗等各类文化层次中。“乐”,包括了音乐、舞蹈、诗歌
等所有的古代艺术形态。它是礼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礼的精神和艺术内涵的综合体现。礼
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礼和乐的有机融
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艺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在中国
古代的建筑艺术上也有鲜明的体现。
一。“礼”对建筑的影响
“礼”的本质是“序”。在我国古建筑中的体现就是中轴对称、突出重心,纵向的空间
序列发展要主从分明、登堂入室。这在宫廷建筑、祭祀建筑、教育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典
型的民居建筑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的空间序列是体现厅堂楼台秩序感的科学方法。不仅宫殿皇室如此,民居建筑的组
合形式也如出一辙。儒家的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表现的文化主题。
1.同姓聚居,家和为贵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聚族(姓)而居。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
院,皆以血缘为纽带。就平面布局而言,中国传统民居多为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绝少高
耸叠立的楼房。向平面序列展开的平房,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
村落或坞寨。这种以组群的对称、和谐创造“和睦”之美的布局形式,实际上便是宗法伦理
中“家和万事兴”观念的反映。为了家族成员的和睦相处,因而在建筑布局上淡化个体而强
调组群,而且用墙围合成一个个向心力极强的家庭院落,以增强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墙内为
一姓之家,墙外为异姓之地。院墙,成为家与家之间在地域与心理上的分界线。
2.尊卑有礼,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
体现。家族中的礼主要表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因而在居室的安排上父母之
居称“室”,一般安排在客厅后边的屋子,位于整个组群的中轴线,居中在上,以显示其在
家庭中的至尊地位。在客厅两边对称排列的房间,归子孙辈居住,称为“房”。《说文解字》
中有:“房,旁也,室之两旁也”。很显然,“房”对于“室”而言,属于从属地位,这与其
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父与子的居室除了在坐落方位上有别外,往往在建筑规模、
室内装饰与家具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父辈所在的正屋建筑面积较大,其基座高低、台阶级
数都在一院之中居首。屋顶式样也是一院中最高级的。至于室内装饰,更是主次分明秩序井
然。
在重视父子尊卑的同时,传统居室的布局也注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随着私有
制的产生,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宗法伦理对男女之别的要求重在限制
和规范妇女的行为自主与人身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首先表现为男居外庭,女居内室。
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进入内院。古代将女人所居之处称为
“闺房”。由此可见,闺房,必定是处在院内幽僻之处,并有层层门户隔断,避免与外界交往。
人们习惯上将妻子称为“内人”、“内室”,实际上便是妇女在居室布局中身份的反映。甚至有
的地区在住宅内专修狭长的弄堂,供妇女和仆役行走,以避免他们经过和干扰礼仪性极强的
厅堂。
3.以堂为尊,崇祖敬宗
堂不仅是在世的家长之居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传统的宗法观念认为,一族一
家之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仍会关照在世的子孙,视他们“孝”的程度赐福降灾。
因此,人们选择家庭居室中最尊的“堂屋”为祖宗立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以显示对祖宗的尊
重和孝敬。同时,也证明目前与之同处一堂的家长受祖宗认可和庇护,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