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之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之美 ◆徐欣颖 ’ 陈业强 (1. ;2.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很独特的体系。本文从 中国古园林建筑 微体察与瞬间把握在静止和流动中完成,不难看出,这是轴线距离的 的 自然之美、虚无之美、韵律之美、造型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美等 长短变化所带来的空间感受。在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布局里,其轴线 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中国园林建筑之美。 往往偏离直线的规定,根据起伏错落的自然景观,而采取灵活多变的 【关键词】古代建筑 园林建筑 建筑美 应对方略,单体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圆;联通路线能曲可直;空间转 换更显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错中进入曲径通幽、别有洞 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迹象隐于 自然境地里而不露声色,这是 自由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现有的考 的基本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里,还有一种更为开放 自由的散 古材料来看,古代中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维持生存的农耕技术。 点式平面布局,以大隐于山、于水的手法 ,仰卧山水之间尽显 自然亲 农耕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先民已经脱离了居无定所的原始居住 情。建筑房屋以点状的方式 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散点 状态,开始有意识地构筑与生相随的居住场所。伴随着周而复始的 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它没有沿轴线布局 耕种劳作与不断变化的周遭环境,唯一不变的就是躲避风雨的安身 的霸气,也不看重曲折的线性串联。建筑组群的空间聚合、开放,以点 之处。不难看出,建筑便成为古代先民生存 自由的自觉选择,有意识 的情状围绕在特定的自然区域里,依形就势,顺应构成。有的就山势 地构筑安身之屋与本能寻求栖身之处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古 而高低错落,起伏进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没有明显的人流动线。 代建筑 自此便开始了它的历史进程。 散点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规则定式为准绳,而是无拘无束、融洽地 园林建筑也是建筑类别中的一种,出脱于仅仅满足栖息所需的 投入到自然环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灵。因此,宁静致远、自然淳 另外需求。园林建筑蕴含丰富的文化意义,其建筑与山水花木结合, 朴是散点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间境界。 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陶冶人们的身心,凡此均属于内在价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筑方式和空间布局,置身于 自然之中的中国 值,也就是精神功能。园林建筑,更注重它的内在价值。 古代建筑对 自然的回应方式,从来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动的合理关系 中国传统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是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乐文化紧 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坏 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价值所在。 密相关的。礼乐相辅 ,情理相依。建筑中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 “礼”, 二、虚无之美 首先就反映在体现建筑等级观念的量上。运用建筑和建筑所驾驭的 虚无之美是古建筑具有的文化美学内涵,中国文化重视虚无之 巨大院落空间,创造出强烈浓重的威严气氛。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 美,所谓 “实处之妙 皆因虚处而生”。 中国古建筑,由造型到色彩、从室外铺陈设置到室内装饰摆设,都被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园冶 ·园说》曰:“轩楹高 赋予了秩序感 ,包含了社会的、伦理的、宗教的以及技术内容的秩序 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张宣题倪云林画 溪《亭 美,大大加深了建筑美的深度和广度。建筑一旦违背封建社会的礼 山色图》云:“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苏轼 涵《虚亭》诗云:“惟有此 仪制度,就要论罪。同样,园林古建筑的物质外壳的内部也有丰富的 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 精神蕴藏 ,如亭、堂、馆、轩、斋等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文化礼仪及习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