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额年内首次下降.doc

今年7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额年内首次下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年7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额年内首次下降.doc

今年7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额年内首次下降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值得关注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各类船舶104.3万艘,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5.5%,价值146.5亿美元,增长38.6%。其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7月份出口额现年内首次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船舶单月出口额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月均出口额达21.2亿美元,同比增长47.2%,但7月份出口额由增转降,出口19.3亿美元,同比下降0.6%,环比下降21%(下图)。 二、加工贸易出口增速放缓,一般贸易降幅进一步扩大。今年前7个月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舶135.3亿美元,增长43.9%,增速较上半年回落8.9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92.3%。同期,一般贸易出口8亿美元,下降15.1%,降幅较上半年扩大7.1个百分点;对外承包工程出口2.7亿美元,激增1.2倍。 三、国有企业出口主导地位削弱,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增速均大幅回落。今年前7个月我国国有企业出口船舶84.1亿美元,增长25.3%,占同期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57.4%,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出口38.3亿美元和20.1亿美元,分别增长68.1%和62.2%,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大幅回落79.9个百分点和102.8个百分点。 四、对欧盟、东盟和香港等主要市场出口保持增长,但7月份对香港出口下降明显。今年前7个月我对欧盟、东盟和香港分别出口船舶45.9亿美元、35.2亿美元和23.9亿美元,分别增长27%、49.8%和54.5%,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30.9个百分点、14.3个百分点和78个百分点,上述三者合计占71.7%。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当月内地对香港出口船舶明显下降,出口4.4亿美元,下降20.5%。 五、企业出口集中度有所提高,中小企业出口增速明显偏慢。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运输类船舶(不包括娱乐或运动用快艇、划艇及轻舟)的企业共386家。其中,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合计出口59.2亿美元,增长51.3%,占我国运输类船舶出口总额的46.9%,比重较去年同期提高9.4个百分点;而出口额小于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共229家,合计出口运输类船舶4.4亿美元,仅增长1.9%。 六、液货船出口份额居首,集装箱船出口下降明显。今年前7个月我国出口液货船52.7亿美元,增长85.6%,占同期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36%。同期,出口散货船38.7亿美元,增长89.2%;出口集装箱船18.8亿美元,下降46%。 船舶制造属于长周期产业,外部环境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存在滞后性。虽然在前期订单的支撑下,我国船舶出口额保持增长,但是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萎缩和融资困难,7月份我国船舶出口额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降,后期我国造船业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近年航运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影响,我国造船能力成倍增长,产能急剧膨胀。目前我国建成和在建5万吨级以上船坞(台)达180多座,产能达6600多万吨。而工信部近日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造船工业能力过剩约1600万载重吨左右,约占总产能的1/4,而今年前5个月船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增幅高达55.5%。前期订单大幅减少、撤单弃船和更改合同等现象蔓延,将进一步放大我国造船业产能过剩问题。 《中国船舶网》:《中国船舶如何驶向远洋》,2009年5月25日。 《经济参考报》:《产能严重过剩 造船业:最困难的日子还未到来》,2009年8月11日。

文档评论(0)

lyb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