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意境论的发展.doc
历史回廊
“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
张袁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西方文论里有象
征.有典型,然而却很难找到一个与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相当的
概念与术语。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推进了古代文艺理论的发
展.清楚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发展演变,对我们探索古典
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意象;意境;审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1)04-0131-01
从辞源学与语义学来看,考“境”的本字为“竞”。许慎《说
文解字》云:“乐曲尽为竞。”段玉裁注日:“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
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日竞。”可见“竞”原指乐曲终了,引申
为事情的终结和土地的限界,而:在后一个意义上,“竞”便演化
成了“境”。
意境是由最初的意象演变而来的。而意象最初是人们通
过“立象”以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并没有诗学理论的审美意
味。《周易·系辞上》说:“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
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 ?
。”’这里明确提出了“意”与“象”的问题。《庄子·秋水篇》
“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
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
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这里
所说的意象还只在讨论言与意的关系。
《尚书·虞书·舜典》说:“诗言志。”《苟子·儒效篇》说:“诗
言是其志也。”都仅仅把诗看作是对主观情感的表达。《礼记·
乐记》在讲到音乐时说:“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
之然也。”
第一次把“意”和“象”组合成一个词,明确意象概念的是
汉代的王充。王充归结出了“立意于象”的原则,这正是“圣人
立象以尽意”的发展。从先秦到两汉已经出现了意象的概念人
们认识到了借物象可以更好地说明、阐释事物的道理,但“意
象”还没有成为诗学审美范畴。
西晋的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糜”的观点,
并以“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思想,接触到意境中的
“情、物”因素。与陆机同时代的王弼则从哲学角度探讨意与象
的关系问题,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忘象者乃得意者
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王弼把
“意”放在诗歌创作的核心地位。
钟嵘《诗品序》里也是既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
切”为“有滋味”,而又倡扬“文已尽而意有余”的“兴”。刘勰在
《文心雕龙》里提出了审美意义的“意象”概念,他说:“独照之
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诗篇之大端”,这里的“意
象” 已经成为涉及构思和思维的古典文学理论的重要审美概
念。
《诗格》中已经明确出现了意境这个词,而不再是与象同为使
用。王昌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日物境,二日情境,三日意境。
王昌龄强调诗歌创作应有更高的主客观的统一,作诗应追求象外
之境;并从艺术思维的角度,阐明了从现实审美意象到艺术意境
的过程,丰富了意象理论。
诗僧皎然,在其《诗式》中亦着重讨论了“取境”的问题,唐末司
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讲“思与境措”;宋代苏城在《东坡题跋》
卷二中评陶诗说:“境与意会”;明代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
中讲“意象应”;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讲“神与境合”;严羽《沧
浪诗话》以禅喻诗,云盛唐诸人“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认
为意境和谐是作诗的标准。王世贞在《艺苑危言》中把意境的审美
特征分为“妙境”、实境”、“佳境”、“化境”,深人到了意境的品质内
核。
叶燮《原诗》中认为“境”的营造在于“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
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
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倘恍以为情,方为
理至事至情至之语”,纠正了把意境神秘化的看法。陈廷悼从诗境
推及词境,说:“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清末况周颐论
词,他说:“无词境,即无词心”等等。
深入探讨了意境涵义,并大国推崇意境的是清末的王国维,
“意境”这个词也是经他提倡才流行起来的。意境,他有时称境界。
《人间词话》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
目,不若鄙人抽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
境界。有境界,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人间词
话》广泛吸收西方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精华,系统的对意境理论
进行了研究。
王国维发展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境理论,还提出了自己独
特的理论见解。他不仅把“境界”看作是创作的原则,也把它看作
是衡量各种不同作品艺术成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东莞农村商业银行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制浆车间生产初步技术方案(桉木).docx VIP
-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主题阅读.doc VIP
- ARKInvestBigIdeas2025-歌者PPT中文校对版.pdf VIP
- 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全国篇.doc VIP
- 2025西双版纳供电局及所属县级供电企业项目制用工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十六计.docx VIP
- 2025年10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大数据数据资产价值评估.pdf VIP
- 钟君申论笔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