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2006年10月修订版).doc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2006年10月修订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2006年10月修订版).doc

初中《历史》第一册期中复习材料题(2006年10月修订版) 1、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 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 5)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答:学习态度要老实,对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材料: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1)这副对联说的是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答:是项羽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2)他们分别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人物?答:项羽是秦朝,越王勾践是春秋时期的人。 3)举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成语故事4个。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 4)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答:勇敢、坚强、有毅力、意志坚强、有志气。 2、有关屈原的材料“长太息以掩梯兮,哀民生之多艰” 1)选自屈原《离骚》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 2)该诗句是什么意思?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该诗句意思是:我长叹一声禁不住流下眼泪,我爱怜人民的生活这样这样多灾多难。反映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人民的热爱和同情。 3)对此人有何评价?答:屈原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4)为纪念他,民间都有哪些民俗?答: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这是谁的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是商鞅的话。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 2)它说明了什么道理?答:说明商鞅在变法遭到旧贵族势力坚决反对的情况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旧势力进行斗争,这也是商鞅变法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3)他是怎样实现这一理论的?产生了什么作用?(或结果如何) 答:在秦孝公支持下, 答:我认为有用。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 初中《历史》第一册纲要 材料题、问答题 ------1------ 8、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 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9、“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答:反映了齐桓公称霸。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答: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自己的政治口号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答: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答:是孟子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答: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 1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此口号是何时何地谁提出的?答:是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大泽乡。 2)此话是什么意思?标志是什么事件的发生? 答:“难道那些做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这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3)此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A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B秦朝的赋税徭役繁重;C秦朝的刑法很严酷;E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陈胜吴广遇雨误期,爆发起义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影响: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2材料“贫苦农民900人,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界,中途遇上了大雨,误期不能到达要处死,号召大家起义” 1)这是哪次起义的情景描述?答:是陈胜、吴广起义。 2)说出起义的时间、地点。答: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 3)起义的口号是什么?答: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这次起义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3、材料“臣请求将不是记载秦国历史的书都烧掉,民间私藏的百家书,一律烧掉。” 1)上文所叙述的事大约发生于什么时期,导致 了什么事件?答“发生于秦朝,导致了焚书坑儒。 2)所要焚烧的书有哪些?保存的书有哪些?答:所要焚烧的书有不是记载秦国历史的书、民间私藏的百家书。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