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38- 《工程力学增刊 1999年
广州粤财大厦振动台试验研究
李凡 董宝
(广州粤财房地产开发育限公司.广州51∞60)
提要本文结合52层的粤财大厦特定结构形式,对结构l:35微粒混凝土模型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
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结构的自振特性.地震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以及结构的破坏部位和破坏
机理.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自振特性模型
l工程概况
建于广州市的粤财大厦主楼为地下4层,地上52层,顶部标高
为216M的超高层建筑,大厦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由于建筑造型的要求,使本大厦的结构有了许多新特点,主要是
大厦采用了两个筒体布置在两边,中间用框架结构相连接(见图
1);在大厦26~34层
设的孙搂低能 M图的降性建 茸 ∞
髓I首层平面圈
~一一一一~
筑平面突变,使结
构的竖向刚度产生
了突变:大厦的高
宽比为6.28,超过了
《钢筋混凝土高层
建筑结构设计与施
圈3剖面示意图
工规程》的限度;
另外由于使用上的需要,本大厦的8层以下设置了大开间.在36层以上为酒店,故在9层、
36层设置了两个转换层;这些都对结构抗震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李凡,男,1974l出生,工学学士
‘工程力学)增刊 1999年 ’s39‘
本工程采取了一些加强措施,如在有中庭的上下层的结构布置加强层,在结构的竖向刚度
开始突变的地方设置x型钢支撑(见图3)等。尽管采取了这些加强措施,但是由于广州市
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地基为Ⅱ类场地土。且这种结构形式已超出现有《钢筋混凝
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适用范围,而且工程实例不多.广州粤财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委托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制作了粤财大厦l:35比例整体微粒混凝
土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本文根据试验结果研究了结构的自振频率以及结构模
型在多种地震波条件下的加速度、应变和位移反应.讨论了结构的破坏部位和破坏机理、
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设计的建议。
2 粤财大厦1:35微粒混凝土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2.1 模型设计与制作
根据振动台的性能参数、施工条件及起吊能力等因素,本模型试验采用人工质量的
混合相似模型,模型采用中砂为骨料的微粒混凝土,微粒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见表
l。模型钢筋采用回火镀锌钢丝。根据条件选用直径为22。~lO”等多种规格,钢丝材性试
验表明其弹性模量与I级钢接近。使用微粒混凝土材料制作的模型,由于微粒混凝土材料
弹性模量较小,泊松比和阻尼特性与原型混凝土接近,故能反映结构件开裂等造成的内力
重分布影响。根据结构试验要求与实际条件,采用相似关系见表2。
表1微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楼层 强度平均值(MPa) 弹性模量平均值(Ⅻ’a)
34层以上 69 43×103
25~34 86 63×103
17~“ 12.2 72×t03
9~16 126 】l0×103
地下四层~8层 133 11.4×103
表2模型的相似关系
尺寸cL弹性模量c。 加速度c. 容重C。 时间c。l频率c,l重量c,
相似系数 3S 4.8 l,532 O73 137 007 3127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非匹配型保偏光纤耦合器.pdf
- 非平稳信号的高阶时频分析.pdf
- 非线性齿隙特性(Non-Linear+Backlash)的复制方法.pdf
- 非线性刚架系统可靠性分析.pdf
- 非线性摄动随机有限元递归方程组分析及其求解.pdf
- 肥料、茶菌剂等因子控制玉米病害的最佳模式探讨.pdf
- 肥料效应方程应用和改进.pdf
- 废(污)水再生回用于火电厂水系统的实践与经验.pdf
- 废水净化和资源化的新型药剂与新工艺.pdf
- 废橡胶再生利用影响再生橡胶品质的因素.pdf
- T_SILA 024—2025(照明企业碳管理规范).pdf
- T_FJZYC 16—2025(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 T_CPIA 0103—2024(智能光伏发电系统通用技术要求).pdf
- T_GXDSL 077—2025(AI数字人交互设计师能力评价规范).pdf
- T_CPIA 0099—2024(晶体硅光伏电池水煮测试方法).pdf
- T_GRM 140—2025(有色金属选冶渣场环境应急保障-环境风险分级评估技术要求).pdf
- T_FJZYC 15—2025(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pdf
- T_CPIA 0101—2024(硅异质结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TCO)溅镀设备).pdf
- T_NTBCA 001—2025(南通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上门服务规范).pdf
- 全球电力市场2025概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