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变中求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不变中求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doc

在不变中求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 桐庐听课印象最为深刻的乃是刑佳丽老师的一节《有趣的计算》,没有课件,几只粉笔而已,勾勒出了一堂看似简单却又不失数学内涵的课。 整堂课由水果的加减问题引入,就一个算式,不断变形,其实万变不离其中: 开放问题,打开思维。 苹果+桔子=9 ,有哪几种可能性? 多一个条件,确定了未知数的唯一性。 苹果+桔子=9 苹果— 3 = 1 (增加了一个条件) ③ 苹果+桔子=9 苹果— 3 = 4 (差从1变成了4) ④ 苹果+桔子=9 苹果+ 3 = 4 (减法变成了加法) ⑤ 苹果+桔子=20(和从9变成了20) 苹果+ 3 = 4 由图式到符号化 ⑥ + =20(苹果、桔子变成了 、 ) + 3 = 4 由先算第二个算式到先算第一个算式的变化。举一反三。 ⑦ + 19 =20 + = 4 符号的变化,由 、 变成了 、 ,其实质是一样的。 ⑧ + =20 + 3 = 4 符号的变式一,算式中隐含的条件求未知数。 ⑨ + =20 ⑩ + =16 + =12 + =12 符号的变式二 (11) + + 2 =16 + =12 数学是思维体操。而思维体操与体操的不同在于,重复的练习并不能起到提升思维的作用,所以适当地变,以不同的视觉与感知形式再次出现,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够融会贯通的挑战。数学的基础思想,无非就是几点,解决方法也无非就是这几条,深奥源自简单,万变不离其中。 在一个知识点上,深入挖掘,一路上呈现给学生多种缤纷的习题形式,愈往后走,学生就会渐渐明白,原来所需的解题诀窍就是最初的那一种。所以说,变式的教学不仅仅是扩展了我们的视角,丰富了孩子的意识形态,更让孩子懂得了复杂的数学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找到突破口,顺藤摸瓜便能解决问题。 那一道道的习题,一本本的练习册,无非是由“不变中求万变”演绎而来的,我们所要做的便是气定神闲“以不变应万变”。当然,以现在学生的思维水平,未必能理解能在这个问题上理解得这么深透,得靠老师的引领,慢慢领着他们去发现这个数学世界中的“大秘密”。 孙旻晗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