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9年 流变学进展 华中理工走学出版社
嚣11月 垒垫!竺es堕垦!!!!!鳗 !曼P塑!:!!鱼呈:墨97堡里
610
应变差折射流变计+
曾佐勋凌峰羹光明赵温囊凳车
中国地质太学地率科学学院 武汉430074
摘要应变折射流变计遵过界面两翻岩石中应变状态的变化获取两种舟质的粘度比.本文在剪
应变折射流变计的基础上,挺出了应变差折射流变计.利用反向轮法t分别获得界面两翻岩石的应
变差,进而获取两种岩石的粘度比.韧步应用于北京西山和川西北地区,获得成功.应变差折射流
变适合于纯剪切变形条件.
关t词应变差折射,流变计,粘度比
1.引 言
当两种介质流变性质不同时,平行接触界面的简单剪切会引起两侧介质应变方位和强度
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折射o“】。在不同牯性岩石互层韵岩系中,劈理折射是一种常见
的构造现象。这时,通常认为劈理面平行于(或接近平行)应变椭球中的掣面[5Ⅲ。因此,劈理
折射可以看成应变折射的一种表现。对于牛顿介质,在不发生层问滑动的情况下,Treagus
等口“3给出了层面的两侧岩石平行岩层界面的剪应变与岩石粘度之间的关系
蠢=象≈M h ㈣…
式中,‰和托分99代表低粘度岩层和商粘度岩层中的平行层面的剪应变:轴和礼分别代表
相应岩层的粘度。式(1)表明,相邻岩层的粘度比值与二者平行接触面方向的剪应变比值互为
(1),只需测得相邻岩层平行层面方面的剪应变,即可求得二者的粘度比。因此,我们将利用剪
应变折射求流变参数的方击称为剪应变折射流变计。
Kanagawa口1将应变折射理论应用于一块燧石泥岩手标本进行粘度比的估测,获得成功。
这块手标本由六个泥岩层夹一个燧石层组成,其中发育有穿越七个单层的变形石英脉,且石英
脉的初始状态可能与层理基本上垂直。由变形石英脉与各层面之间的夹角,可求褥各层平行层
理方向的有限剪应变,利用式(1)即可求得燧石层与各泥岩层之间的粘度比。测量结果表明,燧
石对泥岩的粘度比在2.6~5.6之间。
自然界中,这类变形石英脉初始与岩层正交的条件是不容易得到的,因此,剪应变折射流
变计的推广应用还有很大难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应变折射流变计的发晨,我们提出两
个发展途径:①建立劈理折射与粘度比的关系,直接从层劈夹角比值求粘度比;②用应变差的
比值代替剪应变的比值求相邻分质的粘度比。第一个途径要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来
·博士点基金责助项目(9349103),地矿部攻美项目(95一oz一002—01)
-394·
解决。第二个途径则很容易实现,因为通过应变测量,很容易求得应变差。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采用皮变差的方法,可以将应变折射理论从简单剪切推广到纯剪切变形范畴。这样,应变折射
流变计有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交流,我们将利用应变差的折射求流变参数的方法
称为应变差折射流变计。
2.应变差折射流变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基本原理
在天然变形岩石中,平行岩层界面的剪应变一般不容易测得。然而,通过岩石有限应变测
量,容易获得变形岩石中的应变椭圆轴比。
设平面均匀应变情况下,单位圆变成椭圆,其长半轴为n,短半轴为c,则对数应变差或真
应变差为01
(
P铲h戡刮n半刮n詈 (2)
V^3
其中√^,√^为主长度,即应变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以真应变差£,一e。代替剪应变7,则
式(1)变成
凳一精口M (6l一83)L ㈤…
只须通过有限应变测量方法,从层面两侧岩石中测得应变椭圆轴比口止,代人式(2)即可分别
求得(e。一e3)*和(E。一c3)c,进而由式(3)求得两种岩石的粘度比。
2.2用反向轮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