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doc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德清县洛舍中心学校 严海燕 0572-8327799
【摘要】轻负担、高质量的语文教学离不开高效的语文课堂。主问题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归真返璞,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主问题”的概念及特点;“主问题”的多角度设计策略; “主问题”教学的价值及问题思考等方面粗浅地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主问题?? 设计?? 实践
帆船出海,柳絮飘扬,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一堂高效语文课的成功,也需要借力。那就是阅读教学离不开的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但问题太多、太滥、太琐碎,又是有悖于课改精神的。课堂上层出不穷的问题,也阻滞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课堂总像是在“山脚下转悠”,或者始终如同隔靴挠痒,无法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高峰”。我们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一点必然存在,即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上留有缺憾或没有依据文本设计能紧扣文本价值取向的问题,并组织教学。
支玉恒老师认为,教师精简了课堂提问,提高问题质量,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快的最重要措施,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以问促读,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潜心读书的课堂。因此,很多优秀教师在备课、上课时,都在尽力减少课堂提问,并尽力设计出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可能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覆盖面宽、空间大的好问题。笔者认为,其核心都指向为一个主题——“主问题”。
一、 何为“主问题”及其特点分析
(一)“主问题” 的概念
“主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课堂提问研究。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它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二)案例分析“主问题”的特点
我在执教三年级《给予树》一课时,紧紧围绕“给予”展开教学,充分凸现了“主问题”理念下的设计与教学:
首先,学生读题后,启发质疑:看了课题觉得奇怪吗?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归纳:“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就是本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即主问题。这个主问题是老师预设也是通过学生自主质疑、梳理归纳而形成的,因此,意义也格外重大了。
接下去,就围绕“给予是什么意思”这个主问题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入文本。请看:
第一层面——老师说: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测一下;学生答后,老师说,我们知道猜测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对也可能错,我们还可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印证一下我们的猜测对不对。于是就生发出第一个子问题: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划,读后进行了交流。
这里,学生明白了“给予”就是送、就是给的意思。
第二层面——初步解决了“给予”的表面意思后,紧接着抓住第二个问题:“‘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展开教学,老师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给予树,并进行深入地交流,感受“给予树是一棵 的树。”
这里,学生理解到了“给予”更深层次的意思——实现梦想、满足愿望、如愿以偿……
第三层面——继续围绕“给予”展开教学: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她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对于金吉娅来说,给予还意味着放弃、付出代价,同时也意味着美好的心灵。
“层层深入”的主问题教学流程就像在一幅伟大画作的框架中,整体把握,螺旋渐进,逐步沉淀。本课教学紧紧抓住“给予是什么意思”,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剖析文本,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他们对“给予”所表达的意蕴也丰满起来了。
教学案例中,我们感受到了“主问题”引领下的阅读教学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从这个案例中,可见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 主导性
它有利于改变传统阅读教学中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枝蔓丛生的局面,根据教学的主干内容,显现一个或几个需要学习探究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展开各种学习活动。文章的主线在“主问题”的梳理下,顿时清晰起来;对于简化教学头绪、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
2. 牵引性
传统阅读教学,往往按照知识点肢解课文,因此问题提得很碎,以求得“逐点落实”,各个问题与问题之间相对孤立。而“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是一种能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它就像一条无形的链子,不仅能将文本中的各个知识点串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