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会欣赏孩子.doc
学会欣赏孩子
黄明波
和朋友聊天,孩子是永恒的话题。每次聊起,总少不了抱怨。
我说:“每次在我由衷的称赞朋友的孩子时,儿子总会不服气的说‘难道我不好吗’;每次批评儿子,他反倒大声指责我‘哼,大坏蛋!你总是批评我,从来不表扬我!’朋友笑着说:“你能一口气说出他10个优点吗?”我只能遗憾地摇头。朋友也遗憾地摇头,“那真是你的不对了。”
是的,我承认自己有些苛刻,儿子的认真上课、认真作业、认真看书等是理所当然的表现,因为看到了别人的优秀,所以出现的欠缺与不足又总是被放大。在儿子看来,妈妈的表扬实在有些吝啬。
其实,孩子还是孩子,变化的是我们的心态。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段时光里,我们的心态最好;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在赏识和宽容的氛围中,孩子们自然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以致当我们问孩子们:“爸爸妈妈是怎样教你们学说话、学走路的?”孩子们都回答不出。而孩子们不知道的方法恰恰就是人世间最好的教育方法,好到什么程度?好得连孩子们自已都不知道了!然而,孩子开始上学了,孩子并没有变,我们的心态却发生了变化:不能落后,不能失败,由赏识变为抱怨。用铃木镇一先生的话讲,娘都变成了“狼”……
使庄稼满意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
使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
孩子乐于接受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的先行者周弘认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他把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概括为:“学会赏识”,直击现行教育的弊端:抱怨。希望孩子聪明,老是唠叨孩子笨;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形成恶性循环,使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沉沦下去,最终走向失败。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才需要赏识,而是由于受到赏识才成为好孩子。换句话说,并非超常的孩子超出了正常的发展,恰恰是正常的孩子因为种种压抑而没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我们都应当重新捡起我们曾经本能地拥有、后来又不自觉丢弃了的两大教育法宝: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让我们的大拇指时常扬起在孩子面前吧!
目 录
仅此而已-------------------------------------------------管舟燕/04
生命=体验-----------------------------------------------李赛娜/05
教师随感
坚信自己------------------------------------------------陈惠珍/07
小城故事------------------------------------------------蒋 瑾/08
女儿出嫁了---------------------------------------------陆赛亚/10
知识和善良没有关系---------------------------------孙海东/10
教育感悟
带着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胡凤娜/11
中国的花与德国的花---------------------------------邵舟红/12
浅谈专业成长-------------------------------------------吴 燕/14
小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的作用和方法---------------余佩舟/15
一次家访纪实------------------------------------------郑优峰/17
用爱创造教育奇迹------------------------------------杨燕玲/19
游戏平台
一年级游戏选-----------------------------------------王亚君/21
《借我一生》读后感
顾立群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视灾难、不断突破的精神历程,是以散文笔调贯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诗。
通过秋雨先生的回忆,我们得以对其在一系列文化散文中所表达的思索理路进行一次梳理:少年时代的经历(如为邻居写信而受到尊重)培养了他对文化的亲近与信任;文革时期的遭遇与观察令他对“文化废墟”的前景产生了深深忧虑;在奉化及其后苦读的阶段里,他通过传统典籍的广泛涉猎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信念;在艺术理论阐释与创作的过程中,他领悟了“结构”对于文学乃至文化的重要性,使我懂得了未知结构、两难结构的艺术魅力;在担任行政领导的过程中,他开启了对“几百年来中国文化低效化”的反思;而在独自上路的旅程里,发现了以“对话”重新塑造和建构一种民族文化体系的可能;此后的旅程与创作,则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