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及鲁迅.ppt
文学及鲁迅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学强 文学与苦难 “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 “彷徨于无地” “一个都不宽恕” 文以载道 鲁迅的文学精神 A、弱者本位的伦理原则。 B、胡适等人:“闲适”、“新月” 《尝试集》 《南游杂记》 《苦茶随笔》 《谈虎集》 《看云集》 《再别康桥》 鲁迅是“拿卢布的” 苏雪林 2、中国五千年第一伤心人 先生以一人之勇和整个中国做对。先生以一人之识和五千年的传统作对。先生以一人之辨戳穿所有东洋、西洋学而成“士”的男士、女士门的面具。先生以一人之情却承当了中国五千年第一伤心人的悲剧。大哉斯人! ——当代著名作家 李锐 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鲁迅告诉我们,是那个“吃人”的社会。 衷悲所以哀其不幸,嫉视所以怒其不争。 余华——残忍、荒诞 《兄弟》 80后作家 散文作家 莫言 李锐 张炜 乔叶 姚鄂梅 徐则臣 《上海文学》 贵州《山花》 成都《青年作家》 北京《青年文学》 海南《天涯》 云南《大家》 所谓“文坛” 王小波:我早听说中国有个文坛,我却从来不知道他在哪儿。 文坛与文学市场并列 文学市场上文学作品通过书商书店卖给了读者。 面向读者大众 外向性 文坛上文学作品交给评论家 面向评论家 内指性 我们的文坛要来些变革才好,需要加强与大众的联系。 要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 文学功用和文学走向的一点思考 1、关注信仰 2、关注底层 结语 鲁迅文学遗产对治疗当下中国文坛各种时髦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学,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文坛群星闪烁,却少有巨星,通常是星光一闪,很快消逝。批评家说,眼下中国作家大抵追逐畅销情节、影视情节、获奖情节,这三种情节折射出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创作心态。不少头顶作家头衔的人,故意淡化文学的社会功能,根本不去观察世态人情,甚至提出“玩文学”“侃文学”“游戏人生”的口号,狂热的制作贵族化、世俗化、脂粉化的文艺作品,把20世纪中国文学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优良传统跑到了九霄云外…… 艺术家的“胸膛里应该跳动温暖的良心”(毕淑敏语)。新世纪中国文坛呼唤鲁迅文学传统的回归。借鉴鲁迅,超越鲁迅,应该是当代中国作家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是学习文学的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 苦涩的少年(1881~1898) 鲁迅小时候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可在他13岁的时候祖父周介孚因为科考舞弊案而下狱,父亲也在重病三年之后撒手归西了。 “有谁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 江南求学(1898~1902)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求学日本(1902~1909) 弘文学院(1902~1904 )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4~1906) 回国与朱安结婚,并携周作人回日本。 东京独逸语学会所设的德语学校。 《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1907) 赴《民报》社听章太炎讲解文字学 《域外小说集》(1909) 故乡绍兴教学与斗争(1909~1912) 北京的苦闷七年(1912~1918) 研究佛经,点校古籍,收集古代金石拓本 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北京生涯(1918~1926) 《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 《语丝》周刊 “未名社” “莽原社” 周氏兄弟失和(1923) 黑暗政治和反动文人的围剿 从厦门到广州(1926~1927) 厦门:《野草》 上海的杂文十年(1927~1936) A、《而已集》《三闲集》到《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末编》 《准风月谈》:“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之风月。《推》、《”推”的余谈》、《踢》 B、招来“帮闲”文人的谩骂 “骂而优则文,骂而狠则名,驾唾沫而升九天,乘恶言以游四野。” C、离世与遗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