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坝儿歌杂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西坝儿歌杂忆.doc

川西坝儿歌杂忆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 我出生在川西坝心腹地带的郫县的县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正值童年时期。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是做着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游戏度过的,同时,也是唱着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儿歌度过的。那时的儿童,不唱儿歌的几乎找不到。半个世纪过去了,可以说,凡唱过的儿歌,几乎百分之百都还背得溜熟。这些儿歌,究其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杂”。川西坝的儿歌,既受老成都的儿歌的影响,又有独自的特点。 ?? 川西坝的儿歌,从年龄层次上分,有幼儿时期唱的,有学龄时期唱的;从环境来分,有在家里唱的,街道院落里唱的,学校里唱的;从具体的场合分,有做游戏时唱的,有月夜乘凉时唱的,有不分场合即兴唱的;从时代上分,有解放前流传下来,属于传统的,有解放后形成的;从传唱的方式分,有大人口授的,有孩子们彼此学习的,等等。 ?? 试录数首如下。 ?? ?? ?? ?? 牛儿牛儿耖田, ?? 妈妈回来给你二百小钱。 ?? 拿回去, ?? 打油盐, ?? 炒起吃, ?? 蜜蜜甜。 ?? ?? 几岁的幼儿喜欢做“牛儿耖田”的游戏——一人当牛,一人当使牛匠,当牛的两手和一只脚触地,一只脚翘起,让当使牛匠的逮住,两人一边唱,一边前行,做一遍或数遍,再“人”“牛”对换。也有孩子当牛,大人当使牛匠的,至于唱的那句“拿回去,打油盐,炒起吃,蜜蜜甜”,“油盐”“炒起吃”缘何是“蜜蜜甜”的,那是不必探究的。 ?? ???? ?? 黄苏黄苏蚂蚂, ?? 叫娘叫娘来吃尕尕。 ?? 大官(儿)不来小官(儿)来, ?? 吹吹打打一路来。 ?? ?? 这首儿歌是在喂蚂蚁时唱的。孩子们吃完饭拿一肉骨头,或是捉些虫子整死,或是弄些糖,一人或几人去喂蚂蚁,一边逗,一边唱。不少时候,真的逗得蚂蚁“吹吹打打一路来”。(这首儿歌里的“尕尕”即是肉) ?? ???? ?? 洋娃娃, ?? 睡凉床, ?? 没得铺盖盖衣裳, ?? 掀开帐子哭一场。 ?? ?? 这首儿歌一般是女孩子做布娃娃或泥娃娃,做完后欣赏劳动成果时唱的。有时唱着唱着,真的还要滴几滴眼泪呢。 ?? ???? ?? 巴巴掌, ?? 油煎饼, ?? 你卖胭脂我卖粉。 ?? 卖到湖州蚀了本, ?? 你跳河, ?? 我跳井, ?? 乒乓(儿)乒乓(儿)淹死你! ?? ?? 5、王婆婆(儿),会烧茶 ?? ?? 王婆婆(儿), ?? 会烧茶, ?? 三个观音来吃茶。 ?? 后花园, ?? 三匹马, ?? 两个僮儿打一打。 ?? 王婆婆(儿), ?? 骂一骂, ?? 隔壁子么姑(儿)说闲话! ?? ?? 这首儿歌是孩子们各自用两只手的手指做的一种游戏时唱的。具体做法是,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头并在一起,无名指往下抑起,与手掌平面约成450角,小指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头并在一起,垂直向下,食指穿过左手的虎口,小指与无名指相对。做游戏时,右手食指敲击左手虎口处,口里唱“王婆婆,会烧茶”,唱一字或两字敲一下(以下同),然后左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复并拢,唱“三个观音来吃茶”,之后,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开复并拢,唱“后花园,三匹马”,之后,右手的小指敲击左手的无名指,唱“两个僮儿打一打”,之后,,右手的食指再敲击左手虎口处,唱“王婆婆,骂一骂”,之后,左手的小指翘起,按节奏动几下,唱“隔壁子么姑(儿)说闲话”。一个孩子反复做,也可数个孩子一起做,一起唱。 ?? ?? ?? ?? 黄桶黄桶圈圈, ?? 簸箕簸箕圆圆。 ?? ?? 这首儿歌是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圈圈时唱的。圈圈扯圆后,还不时有孩子参与,往往越扯越大。有时还会出现扯大圈圈的向零星的孩子发起“攻击”的情况,把一个或几个孩子圈起来逗乐…… ?? ?? ?? ?? 风圈(儿)不起, ?? 跑烂鞋底。 ?? 风圈(儿)不上, ?? 空跑一趟。 ?? ?? 这首儿歌只有四句,本是家长骂贪玩放风圈(儿)(风筝)的孩子时说的顺口溜,不想竟让孩子捡到,一边放风圈(儿),一边唱;尽管风圈(儿)已上了天,还是大唱不已。唱时的那份得意,那份幽默,透出了对管教太严的家长的不满。 ?? ?? ?? ?? 鹦鹉(儿)鹦鹉(儿)哪里来? ?? 我从山东来。 ?? 山东城墙有好高? ?? 万丈万丈高。 ?? 几匹骡子几匹马, ?? 请你鹦鹉(儿)进城耍。 ?? 鹦鹉(儿)不得空, ?? 请你鹦鹉(儿)钻狗洞。 ?? ?? 这首儿歌是一群小孩子集体做游戏时唱的。游戏时,一问一答,众人做成洞子,让“鹦鹉(儿)”去钻,钻时,做洞的往往要打“鹦鹉(儿)”。 (这首儿歌里的“鹦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