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着镜头看世界,随着节气写文章.doc
带着镜头看世界,随着节气写文章
——小学连续观察习作的实践心得
松江区中山小学 刘钦腾
在我平时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逐渐发现学生习作存在如下问题:题材内容虚构化、篇章结构模板化、语言风格滥情化、写作意向被动化、感悟生活迟钝化,等等。最让人担心的是,有些语文成绩好和习作分数高的学生,对日常习作并非充满热情,甚至也有抵触和厌倦的情绪。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习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建立和谐的习作教学生态体系,是我面临的一大难题,始终不得要领。
恰逢此时,谈老师及时给我指引了探索的方向。在他的指导下,我所在的班级中有5位小朋友报名参加了“24节气”观察活动,即从2012年8月到2013年5月,在立秋、立冬、立春、立夏每个节气当天,选择一个事物或一处景物拍摄下来,并观察其变化,记录自己心情。习作之后,谈老师给予必要的反馈和指点。每隔三个月一次的观察,每位同学都坚持了下来,而且越来越兴致盎然,越来越驾轻就熟,甚至最后一次习作结束之后,纷纷流露出恋恋不舍的情感。因此,我觉得这次连续观察习作活动带给这些学生的是宝贵的习作体验和生活经历,对语文的认识更加深入。
具体地,我们的连续观察习作活动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请学生明确任务,树立坚持下来的信心和决心,做好长期计划。
然后,请学生选定适宜作为观察对象的景物或事物。一般而言,根据常识,可预期的是这些景物或事物在未来一年里会发生较大变化。基于这样的标准,学生们分别选择了:一盆凤仙花、一盆马蹄莲、一只宠物狗、路边的银杏树、河边的杨柳、小区中的松柏树和家中的两只虎皮鹦鹉。
接着,请学生分别在立秋、立冬、立春、立夏给观察对象拍摄照片。
最后,依据观察,参考照片,用文字记录下观察对象的生长或生活状态,并试图发现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新变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完成习作。
当这些饶有趣味的新型习作在我的班级展示出来时,没有参与这项活动的同学都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有图有真相”的习作样式让他们觉得很新鲜,让他们懂得语文尤其是习作,其实离生活不但不远,而且很近。
在这二十多篇观察习作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张怡宁同学这一篇《立春》,她对两种观察对象分别进行描述,还将立春节气里的习俗也巧妙地融入其中。现在,我读给大家听听。
今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吵醒的是一阵接连不断的鞭炮声,我这才知道,原来立春了……
虽然立春已经来临,但气温却没有回升,反而有越来越低的趋势,马路上依旧寒风凛冽,行人们用羽绒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头使劲往里面缩,这跟寒冬腊月没什么差别。这样看起来,我估计现在离真正的春暖花开还远着呢。
从我家楼上阳台望下去,小区里的草坪仍然是那么黄,仿佛没有要变绿的意思,反倒是一旁停车坪的砖孔里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茬嫩草苗,比中央草坪绿了许多。同样地,中央草坪上的十几棵香樟树也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春装,黄中带绿的叶子正是它们过渡的春衣。而一向沉稳挺拔的松树伯伯们,从头到脚还是穿着那永不褪色的深绿色套装。
正在我愣神的时候,我家养的那两只虎皮鹦鹉竞相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我循声看去,只见它俩额头前那块虎皮纹已经彻底消失了,这说明它们已经长大了。它们的爪子变得粗而有力,羽毛变得软而蓬松,它们的嘴变得尖而锐利,跟立冬时真是大不相同。更令人欣喜的是,它们比刚出生时胖了许多,这是因为每天我都喂它们很多美味的食物。对了,它们的叫声是在对我表示感谢,还是和我一样在期待春天的到来呢?
“宁宁,来吃春卷喽!”奶奶叫我吃春卷了。今天先聊到这,咱们立夏见!
令我欣慰的是,张怡宁等5位同学不但没有因为连续观察习作活动耽误毕业前的紧张学习,反而因为这次活动不但增加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其中,有3人考入九峰实验学校,1人考入茸一中学,1人进入二中初中。
我认为,这样的习作训练是有诸多益处的:
大跨度地长期连续观察同一事物,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坚定的意志力。
“照片配文字”的习作形式,促使学生能在写作中实事求是,言之有物,避免虚空。
学生与家长一起照顾植物或动物、拍摄景物、整理习作电子稿,密切了家庭亲子关系。
专题式的习作活动有效地调动和激发了参与者提高自身习作水平的主动性、自觉性。
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班内的习作展示交流,切实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并增强了自信。
从观察一物一景,进而留意生活更多细处,将培养学生用心地记录和体味生活的素质。
这次实践证明,系统的观察习作训练对小学习作课堂提高有效性确有不少益处。近一年的连续观察习作活动同样启发了我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我更加强烈地意识到习作不但不能脱离生活,反而应该把更多的生活元素引入习作课堂,引导小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习作素材,在习作中展示生活点滴,这样,交流习作就成为分享生活故事和感悟的过程了。这学期,我教三年级,初步打算鼓励学生开展“随手拍·随手写”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