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doc

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李 俊 盐城市大冈中学 (江苏 盐城 224043)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学科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生活中数学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数学教学中的美和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说明说明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数学 德育 爱国主义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实际意义 在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用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枯燥的数学课,变成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对日常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学习一些环保的课题时,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再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通过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从而让学生要以一个数学的眼光关注社会问题。这样一来增加了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深刻印象。这样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从而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二、题目多种解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科目由于题目设置的多样性,其中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认真的思考和阅读习惯。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动手、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独立思考在数学科目的运用中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如下: 1、求真务实,有理有据 数学的思维是严密和抽象的,它不同于一些文学类的学科具有思想超越性,它的理论的来源就是真实的具体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实的最好的方法。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构造数学模型,提供数学想象,伴以实际操作,鼓励发散思维,就会把数学嵌入活的思维活动中,并不断地使学生在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构造模型,形成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改造一些常规性题目,比如把条件结论完整的题目改造成给出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证明的形式,给出结论,让学生探求多个结论或多种解法的题目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数学大部分试题都是通过数字的罗列给出相应的解法。这就更要求学生在对待数学的学习时,养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培养一种良好的做事风格和道德情操。 3、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结论或结果都不要盲目接受,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要想一想为什么成立,是不是确有道理,搞清来龙去脉。使学生了解在一个数学概念出现后还会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途径。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钻研和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而引入另外问题的做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数学教学中的美 数学从形式到内容、到具体知识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美感。数学学习与研究中,人们发现许多看来枯燥无味的推理和计算中往往蕴藏着内在的、深邃的、理性的美。数学美也可以使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抑制不良行为,注意自身修养。数学美比比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或艺术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过:虽然数学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与已学过的一些几何体的表面积定理相比较,分析球面面积定理:“球面面积等于它的大圆面积的4倍”时,应首先挖掘出定理本身所具有的奇异美,这里的奇异性表现在球面面积的求法别具一格,其次,定理的证明方法也具有奇异性,因为用圆台面积去无限逼近球面的方法是学生前所未见的;此外,公式球体图形的匀称等,也都表现了数学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可以开发情绪记忆,而且可以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 四、充分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灌输 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已经有了辉煌的成就,我国首创十进制记数法、勾股定理、祖率、剩余定理、正切函数表等,当时领先于其它国家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陈景润、熊庆来、陈建功、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的研究成果居于世界前列。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中,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数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国数学家赵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32+42=52中三个数之间的关系与直角三角形统一起来。数学教学中,适当增加数学史的内容,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向学生展现数学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如航天、国防、金融、 工商业、基础实施建设等处处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并从中了解到社会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