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维埃铜币的真伪鉴别.doc
苏维埃铜币的真伪鉴别
时间:2006-10-23 [大中小]
??? 2005年3月2日的《中国文物报》刊登有一篇民间收藏者介绍自己藏品的文章:《两枚难得的苏维埃铜币》,撰文者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史,对所藏铜币进行了认真地考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工农红军的崇敬和对苏维埃货币的珍爱,这是让每一位读者都肃然起敬的。然而,收藏者的“苏维埃铜币”却是赝品!这着实让人惋惜不已。
??? 作为专门从事钱币研究的科研人员,笔者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两枚“苏维埃铜币”赝品的真实面纱揭开,以告慰广大收藏者对苏维埃货币的珍视;同时,希望对目前钱币收藏界的“打假”尽上一份心力。
??? 第一枚是“皖西北苏维埃造”当20文铜币。从藏品照片上看,此枚铜币:红铜质地;面背文字、图案挺拔清晰;铜币表面有一层薄薄的灰黑色包浆。关于此种铜币,钱币学家吴筹中等在上世纪80年代就曾发表《皖西北苏区铜币版式的探述》(《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给予了较全面的考证,文中指出:“皖西北苏区发行的铜币为时较短,发行量也不大。由于当时根据地战争频繁,铜料不足,这些铜币均是用废弹壳子弹与炮弹熔后所铸,故而币质均是黄铜,据云偶有红铜所铸,然未见实物。该区铸币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版模均不精致,故币面文字均模糊不清,重量也参差不一。”据此,伪品之假一目了然:真品应是黄铜质地,伪品却是红铜质地;真品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制作完成,形制文字往往粗率模糊,这与伪品呈现的清晰完整截然不同(附真品拓片“图一”,选自《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另外,伪品的包浆不自然,笔者曾在钱币市场多次见过同样包浆的仿制铜币,数量极大。发人深省的是,在约20年前,钱币学家吴筹中等已经就此种铜币的辨伪特别提醒到:“皖西北苏区铜币由于它发行量少,流通时间短,在苏区铸币中属稀品,有的已属珍品,传闻海外已有伪造之品出现于货币市场。故希望对皖西北铜币版别的研究与真伪的辨别应引起我国钱币学界的关切与重视。”可是,无论专家怎么提醒,如今此类赝品已是大行其道!
??? 第二枚是“川陕省苏维埃造”当500文铜币。从藏品照片上看,此枚赝品:黄铜质地;面背文字、图案清晰,几乎看不出有包浆,没有流通使用的痕迹。1984年《中国钱币》杂志第二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铸币的版别与辨伪》一文,在论及此种铜币时指出:“一九三四年川陕苏区铸有五百文铜币一种,币质红铜”。仅此一点,就可定所披露藏品为赝品无疑(附真品照片“图二”,选自《川陕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241页)。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盛世兴收藏”,“收藏热”持续升温;但在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有着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赝品的极度泛滥!钱币收藏正是赝品泛滥的“重灾区”,苏维埃钱币作为特殊时期、极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钱币种类,更成为造假者趋之若鹜的仿制品种。其实,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从事苏维埃钱币的造假活动,可谓由来已久。因此,苏维埃钱币的辨伪工作任重而道远。
??? 笔者就个人在苏维埃铜币辨伪中的点滴认识,总结如下,希望对收藏者能有所助益。
??? 其一:注意铜币质地。苏维埃铜币大多采用一种铜质来铸造,若应是红铜质地而呈现黄铜色,则必假无疑;反之亦然。
??? 其二:注意铜币形制特征。苏维埃铜币都是在战争环境下生产出来的,恶劣的条件导致钱币制作不精,文字、纹饰多模糊粗率,再加上流通中的磨损,真品铜币中难见品相完美者。若见到形制规整,文字图案清晰突出,几乎没有磨损的,就要提高警惕了。
??? 其三:注意铜币的锈色包浆。苏维埃铜币诞生迄今已历七八十年,这么漫长时期所形成的锈色包浆是自然、结实的,而市场上的赝品多为近年仿制,造假者急功近利,所仿制品表面锈色浮躁、疏松,极不自然。老一辈钱币学者就很重视铜钱包浆锈色的辨伪,但经验的成分更多,此中真意往往需要长年累月在实践中体悟和感知。
??? 其四:注意相关钱币学、货币史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前人经验教训的总结。真正的钱币收藏必须把钱币实物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必须站在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来探索,否则便难以深入,更谈不上辨伪了。就苏维埃铜币而言,目前相关资料较为完备。列举数种,以备参考:由中国钱币学会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丛书;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钱币大辞典·革命根据地编》;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民国银锭银元铜元》卷和《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货币》卷;此外,由中国钱币博物馆发行的《中国钱币》杂志已创刊20余年,是目前国内钱币界最高水准的学术刊物,其中发表的许多论文论及苏维埃铜币,不失为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其五:抛弃藏宝意识,注意与钱币收藏者的交流,避免闭门造车。个人的认识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