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三中历史专题复习课.doc
武汉三中历史专题复习课
白银帝国的兴衰——世界市场中的中国(16至19世纪)
【背景知识】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的中国与世界
中国 世界 明朝中后期 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传统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江南出现____________。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放“海禁”。
城镇经济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______作用越来越大。
______、______兴起,成为最具实力的商帮。 1500年左右
1581年
1588年 欧洲开始进入近代,新航路开辟,________、_______开始殖民掠夺。
_______独立,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_______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此后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清朝前期 清初厉行________,外贸发展受到阻碍。
康乾盛世(1684—1795年)
雍正年间,_______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康熙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684—1757年),开海贸易。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限______一口通商。
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__________。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688年
18世纪60年代
1775—1783年
1785年
1787年
1789年
1840年前后 英国_________。次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
美国独立战争。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美国宪法颁布,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法国爆发大革命。
英国率先完成__________。
【探究式复习】
探究一:“海禁”与“海禁”政策的调整
(2012·海南历史卷·T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探究二:白银内流及其影响
(一)中国:全球白银的终极“秘窖”
材料三 16世纪全球的白银流通路线
——参见林满红著、詹庆华等译:《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材料四 1586年,有人自马尼拉写信向西班牙国内报告:“此处有大量白银及银货交换中国物品,此项银及银货……大部分,均由华人运回中国。”另一个人甚至说:“中国皇帝能够用从秘鲁运来的银条建一座宫殿。”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参见【英】威廉·S·阿特维尔:《国际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经济》(1530—1650)。
材料五 史学家查理斯·麦克法伦认为:“自长崎开埠后(1571年),葡萄牙每年从日本运出的金银铜达300吨……如果葡萄牙人将这些金银财宝都运回澳门,澳门可能成为另一个所罗门宝藏”。美国学者吉查德·冯·格拉赫恩估算:1550—1645年,每年输入中国的日本白银和美洲白银有50—100吨,流入中国岭南的最多。
——张兰星:《切支丹时代欧洲人从日本运出白银分析》,《世界历史》2011年总第207期,第83—84页。
(1)根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流入中国的方式及其原因。
(二)白银内流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六
宝钞 铜钱 银两
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即北地,惟民间贸易,而官帑出纳仍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7“钱法议”
材料七 白银流向中国(作为出口的回报)。……到1600年,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的白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