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活动,让复习也有趣.doc
活动,让复习也有趣
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坐在办公室里也能听到很多老师高八度的声音飘荡整节课,更不用说自己在教室里时,是怎样的情景。复习课难道就是学生练习书上的《整理与复习》,然后教师不断地讲解?怎样才能让复习课也动起来?
一、“理”很重要
前段时间,和欧老师一起研究三年级下册《计量单位的复习》一课:对于零散的质量、长度、面积、时间单位,如何进行整理与复习?
复习目标是什么?复习的目标是将遗忘的知识回忆起,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不熟练的技能加以训练使之达到熟练的程度。
复习的手段是什么?讲解当然重要,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学习,效果会更好。
复习的内容是什么?教材是重点、是依据。
载体是什么?一本书?一本练习本?一张试卷?一张探究单?甚至是一张白纸?都是,也都不完全是。
于是,借助探究单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一理众多的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比较好的一种“理”的方式。“理”不只是写,可以分成很多层次:
在完成探究单之前的“理”,会让学生有“印象”;
完成探究单的“理”,会让学生明白脑中的知识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完成之后的“理”,是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原来脑中的混乱来源于何处,而且应该是怎样的;
反思自己的“理”,是理解自己原先的理解中还有哪些没有“顺”的地方。
追问“理”,是理解图式背后的真正含义。
“练”是关键
有了理的活动,怎样设计“练”的活动?
常规的练习是基础。书中、配套练习中的练习过关是基础。
2. 层次性的练习是关键。把同一个知识点配以不同层次的练习,让每一种能力的学生能够有机会见到每一种题目的可能性。
3. 针对性的练习对于“这一个”很重要。每一个学生的错题和经常会出现的错误类型是不一样的,针对每一个的错误类型是提高每一个的有效措施。
PS:添加一个案例
157.任务驱动,让复习课也充满探究味
2015-06-17 沈强 王建良 小学数学教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梳理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三边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并分类
1. 复习三角形三边关系。
出示7条线段,分别长18、10、8、6、6、6、2厘米。
师:任选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你估计一下,大概可以围成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生:7个。
生:10个。
生:……
师:请你把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写下来,你能写几组?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板书学生的答案,逐一进行判断,重新排列。
板书:(6、6、2) (6、6、6) (6、6、8) (6、6、10) (6、8、10)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有没有遗漏?
学生思考片刻,发现没有其他答案。
师:这么多的线段,只能围成5个三角形呀!你有没有发现哪条线段一直没有用到?
生:18厘米的线段。
师:为什么这条线段用不到呢?
生:因为这条线段太长了。
生:任意的两条线段相加都小于18厘米。
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可以按角分,还可以按边分,请你把这5个三角形分分类。
学生把分类的结果写在纸上,反馈交流。
第一层次:按边进行分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第二层次:按角进行分类。
师:现在只告诉我们边的长短,而不知道角的大小,按角怎么分呢?哪个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
生:(6、6、6)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因为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
师:把6厘米长的两条线段作为三角形的腰,另外一条线段作为底,我们把等边三角形作为一个标准,在头脑中想象一下,随着底的变短或变长,这个三角形变得怎么样了,想象一下大概是个什么样的三角形。
学生想象,并与同桌交流,教师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师:还有(6、8、10)这个三角形,作为课后作业,想办法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二 、动态演示,感受三角形的变化
1.从角的方面来思考三角形的变化。
出示几何画板:已知B、C两点固定,点A可以在直线上水平移动。移动点A三次,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思考:点A在什么范围是锐角三角形,在哪里是直角三角形,在什么范围又是钝角三角形?请你在这张图上标出来。
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反馈,教师动态演示变化过程。
2. 从边的角度来思考三角形的变化。
师:现在我们从边来思考,点A移到哪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生:A点移动到B、C中间,就变成了等腰三角形。
师:有没有办法让它变成等边三角形?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不管怎么移,都没有办法使三边条一样长。
师:如果A点还可以上下移动,行不行呢?
生:那是可以的。
几何画板演示:把点A沿着等腰三角形的中线往下移,使其变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图略)
三、画一画,感受三角形的组合情况
1.探究锐角三角形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款GC9790II型色谱仪说明书.pdf VIP
- 2025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业务中心及双碳业务板块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标准图集-04G101-3 筏形基础.PDF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高中英语教学竞赛公开课、高考复习课件——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读后续写详析及参考范文专项课件.pptx VIP
- 安装工培训课件.pptx VIP
- 西安航空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备考真题题库汇编.pdf VIP
- 《蒸汽管道竣工全套资料表格》.docx VIP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解读与培训.pptx VIP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9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