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金静芬 陈春芳 赵锐祎 李爱萍 申屠英琴 江南 选自《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 184-186. 基金 浙江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KYB055)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 目录 主要内容 作者主要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启示 一、主要内容 1、异位的概念 临床基本以PICC头端位于腔静脉以外为导管异位。 PS. 常用的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 首选贵要静脉 次选肘正中静脉 最后选头静脉、股静脉等 常见的异位部位 右心房或右心室 颈内静脉 腋静脉 同侧或对侧锁骨下静脉、同侧头臂静脉 中静脉分支、右肾静脉、椎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胸外侧静脉等 2、异位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2.1异位至右心房或右心室 主要是由于体表测量不准确或血管解剖变异造成。 2.1.2处理方法 过深时,在X线片的引导下,将导管拉至正确位置即可。 准确的外测量。 心电定位。它利用静脉腔内、心内心电图P波的振幅的变化,以PICC导丝作为电极导出腔内心电图,使操作者在置管过程中通过观察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同步判断导管尖端位置,减少异位发生几率。 2.2异位至颈内静脉 2.2.1异位发生情况 发生率高,占64.1% 2.2.2处理方法 1)自动复位 异位的头端有可能随着回心血流、液体输入、重力因素等自动复位至上腔静脉。 2)重新送管法 2.3异位至腋静脉 2.3.1腋静脉异位发生率 比例占27%。 主要是由头静脉或正中静脉穿刺引起,由于头静脉进入腋静脉处形成的角度较大,血管变异多,容易发生导管返折。 2.3.2处理方法 1)体外手法复位 患者取导管头端方向的反向侧卧位,同时根据异位导管在血管的角度选择头低脚高位,一边由助手从导管连接器端脉冲式注入生理盐水,一边用手掌呈碗状轻轻叩击导管附近的胸壁,从导管头端向靶血管方向叩击,通过血管内外对导管施力,并借助导管自重使导管头端随着体位改变而走向上腔静脉,该手法纠正腋静脉异位成功率66.7% 2)重新送管法 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腋静脉异位后使用重新送管法复位成功率相对较低。 2.4异位至同侧锁骨下静脉、同侧头臂静脉 PICC异位至同侧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的常见原因是置入过浅或头端返折,占异位比例为同侧锁骨下静脉19%,同侧头臂静脉11% 2.5异位至对侧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 血管变异、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原因导致。 总结--导管异位的原因 与穿刺部位有关 与患者血管、体位、心情紧张有关 与操作者的置管技术有关 总结--导管异位的预防: 1.尽量避免头静脉穿刺 2.体位正确,置管前健康教育 3.操作者提高技术,积累经验,了解相关解剖知识 总结--导管异位的处理 重新置管 自动或手法复位 二、作者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主要的研究方向: 急诊护理及与之相关的设备配置、制度和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王飒,陈水红,曹巧丹,金静芬. 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4(02) ?[2] 金静芬,陈春芳,赵锐祎,李爱萍,申屠英琴,江南.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02) ?[3] 周迎春,金静芬. 普外科全麻患者的舒适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3(02) ?[4] 董佩芳,叶小云,王华芬,金静芬,王惠琴. 住院患者与家属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J]. 护理与康复. 2013(04) ?[5] 孙利华,李艳娟,付根莲,金静芬,付文娟,袁小红. 脑血管意外睡眠障碍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J]. 护理与康复. 2013(05) ?[6] 赵伟英,金静芬,王志娟. 移动ICU的构建和应用效果[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07) ?[7] 陈海莲,金静芬,杨蕾. 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在急诊室行创面拍摄的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4) ?[8] 金静芬. 医院推行品质管理活动的实践[J]. 护理与康复. 2011(07) ?[9] 王进,金静芬. 外周静脉不同采血方法对急诊血标本溶血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9) ?[10] 申屠英琴,赵锐祎,金静芬,李爱萍.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 271例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1(08)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金静芬. 公立医院改革模式下的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A]. 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