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何为人才.doc
何为人才?这是在选才用人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根本问题。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出较多贡献的人。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才也可区分成不同的层次,例如:高级人才、中级人才和一般人才。不同层次的人才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漫漫历史长河中,之所以有那么一些人士被历史记载下来,彪炳千古,正是因为他们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或巨大的作用。
发现人才之道
人才资源的开发,或者说发现人才之道,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眼中有才。任何时代都不乏人才,但人才能否被发现、被利用并发挥出这些人才所有的潜能,则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和状况的。列宁在评价法国大革命时曾提到过“罗兰夫人的错觉”,指的是当时一位非常活跃的女革命家,在革命高潮之际,被表面的混乱形势所迷惑,认为沉渣四起,难觅人才,对革命前景持悲观失望的态度。列宁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讲没有人才,关键是看你想不想去发现人才。
我国古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唐代的李林甫曾在145年主持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创造了无一人录取的记录,成为历史奇闻。被后人誉为“诗圣”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屡试不中的情况下,这一年又被淘汰出局,无奈中,只能独自嗟叹生不逢时。李林甫刷尽天下英才后,还曾向玄宗上表祝贺,说什么这是“野无遗贤”,人才搜罗已尽,真可谓一派胡言!
第二,慧眼识才。开明的管理者,不仅要有慧眼识才的本领,还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敢于接受毛遂自荐者。而要能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还是能慧眼识才。不能辨识人才的领导者,即使送上门来的人才都无法辨识,使用人才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楚人卞和,从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于厉王。厉王不以为玉,反以欺君之罪断其右足。之后,卞和不甘心埋没此宝,又将其献给武王。武王仍不识,又以欺君之罪断其左足。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璞玉,三天三夜,哭于荆山山中。文王闻讯,急派人取来,仔细辨识之,方知是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遂命名为“和氏之璧”。后人必为卞和所丢失的双足而惋惜,但同时也会为他能碰上文王这样的识玉之君而庆幸。
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邵曾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善。”意思是讲,能不能发现人才,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人才发现者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创造囊状环境。毛遂自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毛遂在自荐时所讲的一段话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他说:“智士处世,如锥在囊中,其颖立见。”把这句话换成老百姓的话就是:布袋里放不住锥子。毛遂的这段话的确耐人寻味,其间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布袋里的确放不住锥子,是人才早晚要显露出来;而再一层的意思是,不能不考虑到客观环境与人才发现之间的关系,锥在囊中,其颖立见。锥在木箱中、甚至铁皮箱中,是否也能“立见”呢?虽然靠着一些辅助手段,也能使锥尖显露,但毕竟加大了难度。所以要求领导者们要尽力为人才的显现创造良好的环境——囊状环境,不要等人才白了头时再发现,为时已晚,既误人才,更误事业。
第四,克服“马太效应”。《圣经》里马太福音一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主人要外出,他把三个仆人叫到跟前,根据他们的才干分给他们不同的银两。第一个,仆人分到的最多,第二个仆人其次,第三个仆人最少。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主人留下的银两当本钱,做买卖又赚了一倍;第二个仆人学着第一个仆人的样子也赚了不少;而第三个仆人却把银两埋了起来。主人回到家后,听了前两个仆人的汇报非常高兴,可没等第三个仆人说完就开始大发雷霆,臭骂这个仆人一顿,并决定收回所有分给他的银两,用来奖励赚的最多的第一个仆人。在故事的结尾处,有这样几句话做为总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过来,叫他不足。”后来,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首先将这种现象概括为“马太效应”。
联系到社会上纷纭的人才现象,“马太效应”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惯性。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给他越来越多的荣誉、职位、待遇以及特权等;而尚未成名的“潜人才”,历经艰辛搞出点东西却无人问津。这就给我们的领导者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就是要发现人才于未名时,支持人才于逆境时,形成人才的梯队态势,保证事业后继有人。还是那句老话: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五,重视“共生效应”。“共生效应”是指在一个较小空间和同一段时间里,人才成团出现的现象。其特征是:高能为核,人才团聚。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淳于髡与齐宣王的故事。齐宣王有一天想让淳于髡给他举荐几位人才,淳于髡马上说出了七个人的名字,齐宣王十分惊讶地说:俗话说,人才难得,贤士难觅,你怎么一下子就向我举荐了七位呢?淳于髡讲:俗话说,物以类聚,动植物都是如此。比如要找名贵的草药,平地难寻。但到了深山老林,就可以车载而归;人也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