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水区土地利用情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山三水区土地利用情况.doc

三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概况及土地利用现状 (一)概况 我市地处广东省中部,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角,市境处于北纬22。57,24,,—23。34,57,,,东经112。45,00,,—113。03,00,,。全市面积874.22平方公里(包含大旺农场47.01平方公里)。三水市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狭长呈条状,南北相距68.5公里,东西最宽处只有30.1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属高丘陵区,东部、中部为台地平原区,是珠江三角洲的边缘部分,南部为河流冲积台地围田区,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1.5。C。境内西、北、绥三江汇流于此,水资源丰富。 1996年总人口为37.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4.95万人,城镇人口为22.2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9.77%,人口密度为425.18人/平方公里。人均土地0.235公顷,人均耕地0.077公顷。1996年的社会总产值159.7251亿元(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45.3223亿元,人均12292元。工农业总产值109.687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9.6638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00.0233亿元。 (二)土地利用分析 根据1996年土地资源变更调查的数据,全市土地利用现状为: 1、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面等用地)面积654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4.84%。 (1)耕地面积28453公顷,占农用地的43.49%。其中,水田面积1774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2.35%;旱地面积1022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5.92%;菜地面积49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73%。 (2)园地2280公顷,占农用地的3.48%。其中,果园面积1935公顷,占园地面积的84.88%。其它园地345公顷,占园地面积的15.12%。 (3)林地13253公顷,占农用地的20.26%。其中,有林地面积725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4.75%。 (4)牧草地187公顷,占农用地的0.29%。 (5)水面21254公顷,占农用地的32.48%。其中,鱼塘面积14263公顷,占水面面积的67.11%。 2、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水工等)面积13940公顷,占总面积的15.95%。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840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60.30%。其中,城镇用地2540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30.21%;农村居民点用地3967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47.19%;独立工矿用地1678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19.96%;特殊用地222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2.64%。 (2)交通用地198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25%。其中,铁路用地26公顷,占交通用地1.32%;公路面积493公顷,占交通用地24.78%;农村道路1459公顷,占交通用地73.86%;港口码头9公顷,占交通用地0.04%。 (3)水利水工35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6%。其中,水工建筑物1368公顷,占水利水工的38.58%;沟渠面积2178公顷,占水利水工的61.42%。 3、未利用土地 全市未利用土地含荒草地、裸土地、田坎、滩涂和裸岩等未利用地,面积805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1%。其中荒草地548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68.06%,田坎1190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14.77%,滩涂1281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15.90%,其它土地103公顷,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1.27%。 (三)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特征 1、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资源利用较好。 我市地理位置好,邻近香港、澳门、广州等大城市,水陆交通发达。通过农业用地改造,基本实现了农业灌溉电气化,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我市成为省的粮食、水产、蔬菜等生产基地之一。 2、地形地貌复杂,土地利用适宜性广,形成了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我市地形地貌复杂,有低山、岗地、平原、洼地等,在土地利用上具有多样性,西北部属低山、高丘陵区,是个面积大的林业区;中部北江沿岸和东部为平原、低丘和台地,耕地多,占全市耕地的45%以上,是我市主要的粮产区;位于西、北、绥三江汇合处的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耕地质量好,粮食产量高,是我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水资源丰富,在水运和水产养殖方面,发展较快。 西江、北江、绥江分别从西部、西北部和北部流经我市,其中水量大的西江、北江在境内的长度分别为28.5公里和48.4公里。近年来,我市的渔业生产大幅度增长,1980年,鱼塘面积仅有973公顷,1996年达到14260公顷。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非农建设用地增长快,耕地减少快。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项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占用耕地的数量也相应增加。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农业内部结构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