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人管理 内 容 1 血糖监测简况 2 我院血糖监测 3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4 防范交叉感染 保护医患安全 5 总结 血糖监测简况 中国血糖监测现状 中国血糖监测统计 血糖监测概况 我院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的频率 血糖控制范围 我院血糖监测的管理 影响末梢血糖检测结果的因素 血糖监测的频率 使用胰岛素皮下泵的病人:8点血糖 使用胰岛素静脉泵的病人:2小时一次 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病人:5点血糖 血糖监测的管理 宣教:告知病人监测的频率及意义 实施:护士培训,时间的把握 记录 末梢血糖监测记录 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患者血糖监测记录 持续性胰岛素皮下注射(CSII)观察记 内分泌科末梢血糖监测记录 思考,汇报,处理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现在血糖试纸常用酶主要为葡萄糖氧化酶和葡萄糖脱氢酶两种,各有特点,对氧含量、药物、其他糖类物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仪器从检测方法上可分为生物电和光电比色两种。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葡萄糖脱氢酶不受血液或空气中氧分子的干扰,试纸一般可以使用至标明的有效期,但是由于反应过程需要一定的辅酶和介质的参与,有些辅基如吡咯喹啉醌(PQQ)可能与注射用麦芽糖、口服木糖和半乳糖发生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升高,所以除应用含有上述糖类的患者之外,葡萄糖脱氢酶技术可应用于其他合适的患者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生物电方法不受环境强光影响,无需经常清洁,采血样本一般在机外,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但通电后易受血中一些代谢性酸化还原物质和残留药物的干扰。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目前绝大部分医院和病友们自己使用的血糖仪都通过了美国FDA和我国SFDA认证,国际上认证血糖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ISO15197。这个标准要求血糖仪检测的数值与静脉血糖数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同时当血糖浓度<4.2mmol/L 时,正负误差不超过0.83 mmol/L;当血糖浓度≥4.2mmol/L 时,正负误差不超过20%,100%数据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选择合适的监测工具 防范交叉感染 保护医患安全 由采血设施引起的交叉感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采血设备的不正当使用造成患者间的交叉感染,另一个是医疗锐器对医护人员产生的意外伤害。 防范交叉感染 保护医患安全 为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卫生部在2008年10月24日进一步规范了采血笔的说明书。在医疗单位必须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采血设施,而且要选择那些能够在用后针头自动回缩的采血笔以保护广大医护人员。 总结 1.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采用便携式血糖仪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操作,避免造成患者间、医患间的交叉感染。 定期使用质控液进行仪器检测精度的检查。操作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后才能操作。 参考资料 1.纪立农,对2型糖尿病新的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1):642-647 2.王煜非, 葛永新,张洪德, 胡远峰, MediSense Precision Q.I.D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的比较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16(3):342-344 3.周民芳,邓中新,床边血糖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9-20 4.刘晓春,黄钧,何毅,血糖仪的比对试验及其管理对策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17(9):1041-1042 5.张朝武,职业性感染与防护,Chinese Journal of Dis infection,2008,25(5),522-524 参考资料 6.王玉珍,赵德明,许樟荣等,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研究-4845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并发症及治疗现状调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3):197-200 7.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8.吴东红,徐滨华,赵环宇等,评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胰岛素泵治疗中的意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6):367-369 9.王战建,苏杰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4):307-309 10.李俊琦,张立杰,陆萍静,CGMS监测无知觉性低血糖的效果观察,现代护理,2007,13(11):3079-3080 * * 内 容 我院血糖监测 波动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 住院病人血糖监测的管理 监测简况 内 容 我院血糖监测 波动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 住院病人血糖监测的管理 监测简况 内 容 我院血糖监测 波动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 住院病人血糖监测的管理 监测简况 内 容 我院血糖监测 波动因素及相应护理对策 住院病人血糖监测的管理 监测简况 内 容 我院血糖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