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doc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第二初级中学 徐卫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采用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10分钟) ,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 年;牛耕普遍使用 的耕作方法;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 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3、 时期,南阳太守 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比欧洲早了 年,因此 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4、汉武帝时将地方的 和 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实现了 上的大一统。 5、西汉的都城______和东汉的都城______,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非常繁华,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 。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请大家群策群力,解决难题,然后就要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答题最出色。 1、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2、试分析讨论并归纳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 3、通过学习,你如何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你能用简单的图示表示出来吗?精挑细选1、汉武帝和汉明帝的相同历史功绩是( ) A、反击匈奴  B、治理黄河  C、提倡节俭  D、弘扬佛法 2、西汉时期实行的重要经济政策是( ) A.、工商皆本 B、重农抑商 C、发展工商业 D、重商主义 3.汉武帝时期发明的新的播种工具是( ) A、犁壁  B、耧车  C、水排  D、提花机 4、一个绸缎商人到西汉长安开一家店铺,店铺应设在( ) A、市 B、坊 C、场 D、市集 5、阅读下列材料: “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建功多,百姓便之。” 请完成 (1)材料中的“太守”指的是谁?他发明的新型工具叫什么? (2)这种工具出现在什么时候?说说它的用途和作用。 讨论平台: 1、看图分析:看上面的西汉长安平面图,再对照今天城市的市场分布,想一想,东市、西市为什么在城的边缘?又为什么用墙围起来? 2、找一找:西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3、议一议:1961年,日本奈良的古墓里出土了一把钢刀,背上有东汉皇帝的年号。这刀是带到日本的,还是日本制造的,目前还不清楚。我国史书记载光武帝赠给日本来汉使者一枚金印,上写“汉委奴国王”。近代这枚金印又在日本被发现。你怎么看这些事?说说看。 三、板书设计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兴修水利 2.改进农耕技术和农具 3.农作物的种植 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1.丝织业的进步 2.冶铁业的发展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1.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2.商业的兴盛和城市的繁华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