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工具厂的孩儿时代.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卫工具厂的孩儿时代.doc

我的童年时代 ——记红卫工具厂的美好回忆 巡洋 摘要:六零后的人们当你们子女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总会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眼前总是浮现出与小伙伴的嬉闹玩耍、老师的谆谆教诲、母亲晚上呼唤孩儿回家吃饭的声音仿佛还在耳旁萦绕,每年翘盼着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 挺进武功镇 在我四岁那一年,我的母亲听说早已跟父亲到武功镇建厂的姐姐衣服破了没有人补,心里非常着急,简单的收拾了点行李,第二天母亲就带着我一起从西安奔向武功镇红卫工具厂。一路同行的还有几位到厂里报到的叔叔,到了杨凌火车站已经没有班车到武功镇了,大家商量决定步行,杨凌到武功有二十多里地,天刚下过雨,路很泥泞,一路上我就由几位叔叔轮流背着走,史志武叔叔背我时间最长,母亲穿着一双胶鞋一步一滑地努力跟在大家后面,到达武功塔院天色已黑,大家走的腰酸腿疼,母亲进了家门简单洗漱一下就倒在床上睡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生妹妹时大出血,身体虚弱,跟着一帮青年走下来中途没有休息,那可要很大的毅力啊! 上学之路 小时候比较喜欢上学,建厂初期,厂里没有子弟学校,姐姐当时在镇上有一所大学街小学上学。学校设施比较差,用泥巴糊起来的台子当课桌,学生自己从家里带凳子。在我五、六岁时经常跟着姐姐一起上学,因为父母都要上班,我坐在姐姐的旁边,虽然,听得是是而非,但还是规规矩矩坐着,老师都喜欢我,鼓励我上学。由于不够上学的年龄,父亲就托厂里的军代表刘叔叔的爱人(在大学街小学任教)帮忙,学校破例答应接收,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通过入学测试,我和张瀑(厂职工子弟)顺利通过了考试。大学街小学老师管理比较严,有时侯你不注意听讲会拿着棍子敲打你或用粉笔头子砸向你。记得我有一次那天下雨,早晨起床有点晚,穿着胶鞋背上书包打着雨伞朝学校奔(家离学校有约3里多路),到校已迟到了,我被关在教室门口站了一节课。农村学校的作息时间与厂里不一样,早晨不吃饭6:30早读,再上两节课,9点钟吃饭,10点钟上课,下午14点吃饭,上课到18点放学。这与工厂的作息时间完全不相符,给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带来许多不便,父母只能将做好的饭菜给我们留好焐在锅里。在大学街小学上了两年成绩算优异,两次被评为五好学生。1972年厂里和地质勘探队联合办学建起了红卫工具厂子弟学校,厂和地质队的孩子全部转回来上学了,当时学校就最前面一栋二层教学楼,靠东面半边二层楼是后搭建的,开始学生不多,经常会两个年级并在一起上课,老师用粉笔将黑板一分为二,一边给一个年级上完课后留作业,再给另一个年级上课。我们有时候会没有课本,要向上一年级借书,课本上的内容也很少,算术基本上是一些解决工厂或生产队简单实际问题,语文是毛主席语录和赞扬英雄人物事迹文章较多。文革时期文化生活比较少,逢年过节厂工会搞文艺晚会,也会让学校出节目,另外,“六·一”儿童节还要搞一些庆祝活动。因此,学校时常抽部分学生排练节目,我也常被老师抽出排节目,记忆中有舞蹈《我是火车小司机》、《我是公社小社员》,小合唱《和毛委员在一起》、《高楼万丈平地起》等,我们演出服装经常要求穿白衬衣蓝裤子。当时,在教育界有两个人物对我们学生影响非常大,第一个人物是红小兵小将黄帅,她的《黄帅日记》在报刊上,甚至编入到小学课本里得到了广泛的宣扬,它的主导思想是学生向老师造反,其中,有一段比较经典的师生对话,老师问:我国有那几条铁路通北京?。黄帅振振有词地回答:条条铁路通北京。另一个人物是交白卷考生张铁生,考大学时数学考试交白卷,仍然被大学录取。鼓吹“读书无用”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学的再好也是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宣扬大学的含义是:大学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工农兵推荐上大学,是当时进入高等学府的政策。从而,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学校的教学环节中还安排有“学工、学农、学军”等内容。在“学工”过程中我被分到一车间蜡模班,跟着工人师傅学习用一根废锯条在酒精灯上加热,将一个个蜡模整整齐齐地焊在六边体的蜡棒上,看着自己的成果甭提多高兴了。“学农”几乎每年都要,一般安排在夏收时期,小学阶段是到麦田里帮生产队拾麦穗,这叫做“国家粮食,颗粒归仓”。妈妈给我准备好水壶和干粮就向塬上出发了,从上午拾到下午,看谁拾得最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调皮的学生背着老师用剪刀在麦垛上剪了许多麦穗。这都是无偿劳动,只有一次我们得到了劳动补偿,那一次,已到下午5点多钟了,老师让我们排好队,生产队队长胳膊上挎着一个大筐子,里面放着很多红薯,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我们很开心。初中阶段我们的劳动是捆麦垛、拉架子车运麦子,从塬上运到塬下,每辆车配三个人,老师安排让个子高身体魁梧的同学驾辕,在下坡时,驾辕的同学将辕高高地抬起并控制方向,使车子的尾部与地面产生摩擦,起到制动作用,另外两个同学紧紧地抓住捆麦垛绳子向后拽,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