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仁教育基础精讲班讲义《中国教育史》张传燧.pdfVIP

博仁教育基础精讲班讲义《中国教育史》张传燧.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教育学考研基础精讲班《中国教育史》张传燧 学习和复习建议 教材基础知识精讲 如何学习、复习《中国教育史》? ——几点建议和要 一、教材的使用 张传燧主编的《中国教育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注重教育史本身的历史背景 《中国教育史》要以中国历史为背景,所有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有特殊的历史条 件。 三、注意每一个历史阶段或者朝代的时代特点,每一种教育思想或者制度,要么顺应这个时代特点, 要么与时代特点针锋相对。把握教育史发展的外部逻辑。 四、用 “思想”和 “制度”的两分来学习《中国教育史》,分别把握二者的内部逻辑关系。从大纲来 看,基本是按思想和制度来划分的。 五、人物的 “思想” 人性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教育目的、教育对象 (学生)、教育者 (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 法(学习方法), 。各位在自主复习的时候,可以用这几个项目来梳理考点中所涉及的人物的教育思 想。 每个人物的思想都是自成一体的,都有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的,人性论、教育目的论几乎是其它教育观 点的理论基础或者出发点,把握思想的原点,掌握人物的思想。 六、教育的 “制度” 中国的教育制度,从一开始几乎就是官私力量的博弈,此后一直持续着。在这过程中贯穿着官学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私人讲学的兴起发展和制度化 (书院) ,在官方教育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选才制度是重 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官学就是为了统治者的选才而设立的,如察举制度、科举制度,这也是中国教育 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七、“信息”的畅通以及对信息的合理分析 报考院校的老师、师兄师姐; 各种考研论坛; 前进的路上害怕的并不是艰难险阻,而是孤独,当你发现有很多其他人都面临着跟你同样的问题的时 候,你会坦然很多。 八、题目不同,复习相同 从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看,各校考试的内容、范围是相同的,只是命题权属于各个不同的学校。不管 学校如何出题,复习都是同样进行。 绪论 教育史的性质 1、教育的发展历程 2、研究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 3、一门课程 教育史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发展史; 教育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和问题,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供借鉴、提升教师素养 教育史的价值和功能 1、展现性功能:重史实,记述的教育史,基本价值; 2、思辨性功能:重规律,主观的教育史,本体价值; 3、应用性功能:重借鉴,实践的教育史,应然价值; 4、人文性功能:重陶冶,精神的教育史,精神价值。 教育史的学习方法 what why who how when where 古今结合,史论结合,中外结合,史实联系,继承与创新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 本书结构 先秦篇 ——中国传统教育的缘起与奠基 1、教育实践的传统 2、学校制度的传统 3、教育观念与思想的传统 第一章 中国教育的缘起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 就有了教育; 传授生产经验的需要;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 合格的部落成员; 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人员,口耳相传,示范模仿 原始性 二、中国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生产技术 2、社会生活:生活习惯和能力,社会常识,音乐歌舞 3、宗教文化: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4、军事训练:作战训练,武器制作 三、学校的萌芽 1、知识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 2、“成均”,演奏音乐之地,被认为是传说中 “五帝时代”的 “大学”,以乐教为主。 3、“庠”,传说中有虞氏(舜)时代的学校,孟子:“庠者,养也”。原为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兼作 教育机构。是老者对年轻人的经验传授。 第二章 六艺教育与诸子私学 一、六艺教育与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