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VIP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doc

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4题解析:天——皇帝,天者,皇祖;祖先——官、民;祭天、祭祖都是人伦表现。方法:经济决定政治,排除A、C项,两者没有必然联系;D项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 25题解析:此题是多层次材料解析题,需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因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道教和佛教的地位均有所变化排除B、C,而A项宗教的兴衰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故选C。本题考察一种隐性知识,同30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26题解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理学家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但是习性相差甚远,是导致人欲的主要原因。故选D。人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补充:理是形而上,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气是形而下,表现为万物的具体形态。是理赋予了人性,是气赋予了人形。理是本,是天地之性;而后天之气,又有气质之性。表现为人性的双重性。) 27题解析:明末清初,中外贸易,中国出超,银钱流入。根据材料,排除B、D,C项中国自然经济依然是主导地位,材料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28题解析:根据“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选D。本题是老题,多常见,说明高考命题并非高不可攀,也有平民化习题。 29题解析:“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说明大多数读书人认为废八股砸了自己的政治饭碗,断了自己的生路。这是直接表明的问题,本质上反映的是B。 30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生活史,用排除法不难排除A、B项,上海和天津均为通商口岸,均为沿海城市,因此D项描述不正确。故选C。本题如果仅靠知识所学来解决,并非易事,因为课本也好、材料也好都没有提到。所以借助所学知识进行错项排除就尤其必要。另外,本题也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进行思考。 31题解析:根据国民经济恢复的时间排除D,C项该时期没有出现大的自然灾害。1953—1957年是我国的一五计划,它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粮食供应以户籍为依据,是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故选B。 32题解析: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实际上是干涉公民的自由。用排除法排除A、D两项;自由平等是自然法的核心,排除D。 33题解析:“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根据宪法黑人按五分之三人口给予公民权,印第安人不给公民权,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违背了天赋人权的原则。选B。 34题解析:此题属于简单题,新经济政策中的租让制和租借制是把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转给外国资本家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材料中“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符合这一说法。选D。此题虽易,但也是对课本观点的一个突破,是近年高考较为热衷的考查题目之一。 35题解析:用非绝对性原则排除B,通过领导地位排除D,欧元的主要作用在加强欧元区内部的经贸发展,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欧盟内部市场。选A。 综合来看,24——27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28——30题考查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31题考查中国现代经济,32题考查西方古代政治,33——35题考查西方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总体上,除中国现代和西方古代外,其他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部分均有考查,分布相对均衡。并且大部分题与课本联系较为密切,这延续了2013年试题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部分 40题解析:内容上:通过宋应星和牛顿的比较考查中国传统和西方近代科技,体现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41解析:本题为开放题,本题年年变化,追风式的练习均告失灵,永远跟不上命题的变化。从2011、2012年的小论文(观点评析)题,到2013年的信息提取说明题,再到今年的目录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题,41题始终保持开放探究的特点,并且一直在寻求变化,不拘泥于规制,注重史学能力的考查,不愧为高考“试验田”。今年该题成为难度较大的题。从时代特征入手,不回避热点。答案开放度大,评分标准作文化。 45题解析:本题从新课标高考到2012年,一直是考选修课本以外的改革。2013年有创新考察教材的改革,是选修与必修的结合。今年考察魏晋时期的改革是命题的回归。说明命题者对2013年该题的命制并不满意,但是延续了“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命制思路。该题的第二问就需要调动所学知识来回答。 46——48题: 选修二民主:考查清末预备立宪。属于政治近代化(民主化)话题,学生熟悉,容易作答。 选修三战争与和平:考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隐含世界和平热点。 选修四人物评说:考查清官包拯。隐含反腐倡廉热点。 选修题目的设置和材料的选取和基本一致,仍然以新情境命题,突破教材的限制和束缚,自主选择课外材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