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模块三第二章《人体稳态》.doc
苏教版模块三第二章《人体稳态》 姓名 白艳 单位 陕西榆林中学 课型 听说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苏教版的第三模块的第二章《人体稳态》,这节课的难度较大,又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是需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基础是人体稳态的大致了解,在内环境稳态的大前提下,开始的第一节具体的调节过程,所以学生还没有以往的学习经验,相对是比较难掌握的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的琐碎。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充分的发挥多媒体资源,找相关的资料,和体温调节相连接,尽量使学生能在有情趣的活动,或是实例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体温及恒定的意义: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2体温调节机制:产热过程散热过程
3调节过程:
寒冷→冷觉感受器→下丘脑→相关神经兴奋→产热量增加,减少散热
炎热→温觉感受器→下丘脑→相关神经兴奋→汗液分泌增加,血流量增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所学的知识,理解人体稳态的重要意义,并能用辩证的观点理解自然界中的稳态。
2、正确认识某些疾病,能更好的保护自己,而且能真正的尊重患者。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维持体温恒定的因素,体温调节的过程,体温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
2、教学难点:体温调节的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1910年英国斯科特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人,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450 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临床观察表明,体温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而当体温高于41℃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当体温高于43℃时,就有生命危险了。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学生相互讨论,但是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明确体温需要调节。、
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探究的愿望。 新课的第一目标确立: (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某人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呢?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37.2 ℃ 36.7 ℃ 37.4 ℃ (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学生明确: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
学生明确体温的概念,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准备。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基本的知识点: 1:人的体温需要什么来维持?从宏观上来讲,怎么才能保持恒定?
2:人体热量的来源去路?
幻灯片给出皮肤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并能直观的了解皮肤的散热原理。 (学生阅读课本后,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整理答案,代表发言,如果不完整,教师适当链1:热量维持,需要热量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动态平衡。
链2: 来源:①食物的氧化分解 ②骨骼肌的不自主战栗
去路:皮肤散热(辐射、传导、对流) 引导学生掌握人体热量的来源与去路,并且掌握皮肤散热的简单原理,为散热过程的调节做好知识储备。 结合“热量来源与去路,课本图2-3的内容”,和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在寒冷的情况下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注意提醒学生做好笔记。
链1:寒冷情况下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 答案:(神经调节和体液共同调节)
学生小组动手完成,在炎热情况下的体温调节过程。 以寒冷情况下的调节为例,使学生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并能自己总结炎热情况下的调节过程。 七、教学评价 本节课,能够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相对比较新颖的,本人相对比较满意,能够很好的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能够独立的自主的参与到课堂的自主探活动究中, 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通过课后习题的检测,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重点知识。
本节课也还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有少数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到讨论中;其二,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参与的环节少许少点,没能讲知识点及时的整合。 九、板书设计 专家点评
白老师的教学设计,就以下几点进行交流:
1. 您设定的情境把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对体温的重要性的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