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与近现代爱国主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民族精神与近现代爱国主义.doc

中华民族精神与近现代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我国各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过去是、今后也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近代爱国主义思想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反侵略争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自强不息与捍卫民族独立   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早在春秋《周易大传》中,就“天于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载。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动力。当中华民族遇到外敌入侵时,这种民族精神则体现为畏强暴,勇敢地反抗外敌入侵,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地取得斗争的胜利,因而它是—种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欲变中国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历史。这种反抗精神在我们民族衰败危难之际,成为支撑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柱。近代中国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落后和西方的入侵而沦为半殖民地,但毕竟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而没有像一些国家失去民族独立就一蹶不振,能够次又一次地复兴起来,其原因主要就在于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精神和英勇反抗。中国人民从没在强敌面前畏惧,从没在征服者淫威下沉沦,这是个永远不可征服的民族。   翻阅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每次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必然激起场巨大的民族反抗。鸦片战争中就涌现出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抵抗派,同敢于来犯之敌,同毒害中华民族身心健康的鸦片走私恶了坚决不妥协的斗争;有英国侵略者的肆意暴行,就有三元里人民气吞山河的搏斗;有英法联军的侵略,就有大沽炮台爱国官兵奋不顾身的英勇反击:有沙俄入侵新疆,就有左宗棠带着棺材奔赴新疆平叛,终于收复了新疆。还有在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同法国侵略者展开肉搏,以及在甲午海战中涌现的爱国将士,抗日战争中,现的无数英勇抗敌事迹等等。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伟业和敢于反抗的精神,充分说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是永远不会向任何野蛮的侵略者屈服的,这种精神,决定了任何敌人也不可能灭亡中国。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表现在捍卫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中的巨大作用,而且表现为自尊、自信、自强的品德,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悲观、不气馁,不安于现状,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著追求,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和精神活动的走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精神,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那就任何威胁也吓不倒我们,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二、崇尚气节与勇于献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崇尚气节成为中华民族的——种优良传统精神。从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见义勇为、当十二不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许多古老的格言,都充分体现了崇尚气节的精神。它激励着人们敢于扶正祛邪,敢于同一切侵略者作斗争,即使危及生命,也视死如归,而决不失节。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民族每当外敌入侵时,能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勇敢无阻,斗争到底。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许多爱国志士英勇抗敌,视死如归。鸦片战争中,60岁高龄的水师提督关天培,昼夜驻守炮台,枕戈待旦,战前,他即遣其子还乡,并寄回一个匣子,内藏坠齿数枚,旧衣数件,以示卫国决死之志,战斗中,即使左臂被敌军砍伤,仍然坚守炮台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坚守沙角炮台的三江协副将陈连升,在胸部不幸中弹后,仍然高举佩剑杀敌,“生持利剑呼砍贼,死守困关警作泥。”两江总督裕谦,在镇海保卫战中,兵败不屈,投海自殉:年过七旬的老将陈化成,镇守笑林炮台,与敌相峙七日,施放巨炮,轰击敌船,在敌舰面前毫无畏惧,危急关头,与敌进行肉搏战,实践了其“奉命杀赃,有进无退,予欲以死报国”的宏愿。抗日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了狼牙山五壮的英勇壮举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将士。这些先仁志士崇尚气节的民族精神,是值得我们世代继承的。国有国格,人有人格,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坚持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任何情况下不做有失人格、国格的事,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忧患意识与奋发有为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其民者,忧民生之艰辛也;忧其君者,忧肉食之失德也。”从屈原的忧君忧国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