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考核.doc
课程考核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古代汉语 学年学期:2006-2007-2
试卷类型:B 考试时间:2007-06-
适用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5级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C
3.A
4.D
5.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泪 问 7.时间副词 逐渐、渐渐 8.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9.奏议 诗赋 10.夸饰 11.西汉民谣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2.顺接:所谓顺接,是说相连的两项在意义上没有转折关系,而是相类似或关系密切。
13.衍文:校勘学术语,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14.句读: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读”。
15.拗救:不依照一般平仄格式的现象叫“拗” ,诗人往往会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进行补救,合起来就叫做“拗救”。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每词1分,共10分)
16.辜:罪过
17.去:离开
18.志:记载
19.工:擅长、精通
20.责:责求,求
21.行:道路
22.夭夭:少壮貌,茂盛的样子
23.德:施恩
24.晏:晚、迟暮
25.顾:回头看
五、说明下面句子中加词的词性、意义或用法
26...
29..1.①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1分)②近体诗用韵很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不能出韵。(2分)③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有可以押仄声韵。(1分)④古体诗押韵比近体诗宽,可以换韵,邻近的韵可以通押。(1分)
2.稽古修辞是援引古人的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的修辞手段,分为明用和暗用两种。(3分)明用,直接指明是谁的事迹。暗用,不标明人名,让读者自己体会。(2分)
七、分析下面律诗的平仄。(8分)
说明:每句1分,如平仄不拘处未点明,扣0.5分。
此诗是五言的平起仄收式。“天、明、竹、莲、随”五个字的该仄而平或该平而仄,但都位于平仄不拘处。此诗无拗救。
八、给以下文字加上标点。(10分)
卫人迎新妇。妇人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人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叫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
九、古文阅读 (20分)
(一)“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中“辩”通“辨”,表示“分辨”的意思。(2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其中的“少”、“轻”为意动用法,分别表示“以……为少” 、“以……为轻”。(2分)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其中“己”作“若”的宾语,前置。“我”作动词“谓”的宾语,依靠“之”前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