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艺术集成志书的学术成就.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蜀艺术集成志书的学术成就.pdf

一、用文字和曲谱建成的 “艺术金宇塔” 四川省参加艺术集成志书的编撰,从 1983年启动,至2004年,全面完成10个卷 本的编撰出版,lO个卷本包括舞台表演艺术 类的7部和民间文学类的3部(D。从题材上 看.其中的两部志书,承继了我国自西汉司 马迁撰史、东汉班固修志以来的传统;另外 的8部集成,则是表演艺术和民问文学的第 一次大规模调查、收集、整理、筛选、汇 集,编辑、撰写和出版。巴蜀艺术集成志书 ●幸晓峰伍明实 的编撰,着跟全国,立足四川,突出特色, 随着历史的时代,走完各类艺术门类和民间文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您会在巴蜀艺术发展史 积淀着巴蜀(四Jil省和重庆市)艺术数千年 的发展史,凝聚着巴蜀民间艺术和口头艺术 的长河中,采集到无数的金矿。这是前人未曾作过的事情,可以说是巴蜀艺术研究史上的一 的精华,它用规范的书面文字和曲谱,将 个里程碑。 视、听觉表演艺术记录下来,~展巴蜀艺术 巴蜀是地域文化圈的泛称。早在商周时期。巴蜀古国已成为中国长江流域的一个文化中 的风采,为今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 心。在《四川卷本中.我们看到了据今4000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村遗址出土的 遗产。 原始祭礼仪式中的艺术品——乐器和舞具、化装和场景;傩舞和傩戏,被认为从这里发源。 将(中国十大艺术集成志书比作用文巴蜀文化的深厚渊源,为‘四川卷)的学术价值埋下了根基。先秦时期的音乐从这里发端, 字和曲谱建成的“艺术金字塔”,毫不过分。 南音之始‘候人兮,猗).颂夏禹治水之歌;(叟邪歌)、龙归之曲,蜀王为王妃亡故而作。 当本文讨论巴蜀艺术的学术成就时,借助于 巴人讴歌.一唱三叹;“钟磬之乐”,奏响天府之国。汉代尚处在萌芽期的说唱艺术的鼻祖 “金字塔”的构建,从历史的纵向深度和时 “说唱俑”;传递着中国古典舞蹈传统舞姿手、袖、细腰的盘鼓舞;吸收西域音乐形成的彭吹 代的横向阔面的结合和交错,加以论述。 乐,无一不在‘四川卷)本中找到了根源。唐代的西凉氏、参军戏、竹枝曲、说唱变文故事。 (一)浩瀚的紊材和资料 也被考证并记载下来。道教音乐和佛教音乐,在唐代的巴蜀留下足迹。宋代的唱赚、三弦、 就象金字塔由砖土垒戚一样。用文字、 荷花舞队、大型字舞、杂剧。不也是通过四川各卷本的整理,公布与世的吗?更不要说明清 曲谱垒成的艺术金字塔需要的素材、资料是 时期形成并发展成熟的、独具巴蜀风格的曲艺音乐、戏剧音乐.第一次被系统、完整的记载 无法用数鬣衡量的。仅从《中国艺术集成志 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艺术成就,也在卷本中得到全面反映。 巴蜀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兼容广纳,繁盛浩博。神话故事、民问传说从远古 书·四川卷)(以下简称(四Jil卷))构成的 几组基础数字,就可以反映出它所取得的巨 道来,创世神话中即有射日的汉族英雄后舅,也有彝族的支格阿龙,土家族的洛雨。民问传 大成就。 说从祖先崇拜的蚕虫、杜宇,到英雄崇拜的李冰治水中的二郎神;从井盐到山川;从“前蜀” 四川卷)从1983年启动.至2004年“后蜀”政权到白莲教、太平军;从文豪墨客到脚夫村民。分类整理,以史为线,一展巴蜀故 全部出版,整整用了20个年头。直接参加事的全貌。歌谣、谚语。题材繁多,形式多样.再现巴蜀民间文学泱泱大观。 各个卷本撰写的人达到数千人。参加普查的 艺术金字塔的主干,由各卷本的“综述”在同一时期,基本相同的体例中构建,保证了 人数以“万”计数。如此众多的人共建一座 全套成书的连贯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协调性。这是在历代编纂巴蜀史或集录时未曾有过的, 工程,足见“艺术金字塔”的规模之大,成 它将成为全面开展巴蜀艺术和民间文学研究的最有价值的书面资料和理论依据。 就之宏伟,在巴蜀艺术研究中,是绝无仅有 (三)口头文学、视听觉艺术的书面汇集和整理 的。 如果说金字塔的构建,使用的是同一种材料,那么艺术金字塔的构建,却用了不同的艺 据不完全统计, 《四川卷》的10部著术材料,按照统一的标准.用文字、曲(舞)谱构成。这些不同的材料,有一个共同点,它 作,共计文字约1556万;录入并开条的剧们或者是口头文学的传承,或者是视、听觉艺术的表现,即使在历史上曾经有过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