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论与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论与教育.doc

知識論與教育 授課教師:方永泉 於2007.5 知識與教育的關係 知識的傳遞與發展,可說是教育活動的最基本任務(I. Scheffler)。 知識與教學─惟有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知道某些知識時,才能嘗試去幫助別人知道我們所知道的。這個過程可說是有意向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習者,這個過程就是「教學」(個別的意義上),就是「教育」(集體的社會意涵上)。 知識與課程─P. H. Hirst認為,教育工作者必須作的是,「首先嘗試區別不同的知識形式,其次以某些方式將其連結到學校課程的組織上。」 知識論與教師 教師必須判斷其所教的材料是否為真?而且這些材料會否真的一定造成影響? 教師必須對於教育研究中所發現的知識進行評估。 教師必須判斷,某些長久以來只保留給少數學生的學問,可否將之開放給全部的人?為什麼某些科目如代數、幾何、古典文學要比木工或機械更適合作為學校的科目? 哲學中,探討知識的理論就是知識論 惟教育哲學家對於知識的分析似乎缺乏興趣。 其中可能以P. H. Hirst及I. Scheffler最重視知識與教育的關係,前者有兩篇文章〈博雅知識及知識形式〉、〈教育、知識與實踐〉,後者則著有《知識的條件》等教育認識論的專書。 知識論在哲學中的地位 知識論是西方十七世紀初以來哲學著作中最重要的重點。 此後,所有重要的哲學家,如Descartes, Leibniz, Locke, Berkeley, Hume, Kant的等人的學說皆可說是以知識論為核心。 知識論(epistemology)的意義 epistemology一詞的源起 epistemology一詞最早起於J.E. Ferrier(1808-1864)於1854年的《形上學原理》(The Institutes of Metaphysics)中將哲學分為 epistemology與ontology兩部分。他將希臘字中episteme (knowledge; science)與logos(reason; information)合用,形成該字。 Ferrier還創造了另一個字agnoiology ,就是theory of ignorance. 知識論的源起 知識論所探討的問題,古代即有跡可循。但西方近代哲學中,知識論的形成,則可追溯至笛卡兒 (R. Descartes, 1590-1650)。 從笛卡兒開始,subject的問題即主宰整個知識論。 「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 廣義與狹義的知識論 廣義 包括邏輯學與知識論,可用知識學(science of knowledge)來統稱 狹義 指知識論或是認識論,主要在研究知識的本質、來源與效用,而將研究知識的方法學(邏輯)予以排除。本課程中的知識論主要係指狹義的認識論而言。 知識論的內涵 ─I. Scheffler的分析 一、什麼是知識?(epistemological question) 二、何種知識最為可靠與重要?(evaluative question) 三、知識的來源(知識如何發生)?(genetical question) 四、應當如何追求知識?(methodological question) 五、什麼是傳授知識的最好方法?(pedagogical question) 什麼是知識 (知識的性質)? 自古以來,哲學家就已質疑人類心靈具有認識事物本質或掌握關於此一世界的真實之力量,例如古希臘的辯者,如Protagoras與Gorgias 等人 其中Gorgias更可說是徹底的懷疑論 他說: Nothing Exists. If anything does exist it cannot be known. If anything exists and can be known it cannot be communi-cated. 什麼是知識? ─epistemological問題 實體可以被認知嗎?─Gorgias的懷疑論 真理是相對的或絕對的?─Protagoras的兩面論。 知識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有無獨立於人類經驗之外的真理存在─知識是先天的還是經驗的? 什麼是知識? Knowledge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知識是證成為真的信念 (Plato, 《Theaetetus》) 故知識可說是帶有說明的真實信念:「true belief with an account」,這是Plato對於知識的標準分析。 知識的標準分析中,可以發現,知識的成立有三個條件 Belief─必須是個命題,而非僅是某個概念 True─是個真的信念 Justification─必須經過證明。 Ayer認為「A知道命題P」可分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