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
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开创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和辛弃疾。
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时代,是一个让英雄人物既流血又流泪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如众所周知的岳飞、文天祥等,其中还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汉族人民发起了抗金起义,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之后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更不会重视,让他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但是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
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6岁的时候做的。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北伐金国。为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辛弃疾也被任命为安抚使。但是之后,辛弃疾却已看出了这位大臣并不是真的想收复失地,也并不是真的信任他,而只是利用他。因此辛弃疾对于北伐完全失去了信心。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于此事情况的内心感受的表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
三、学生初读,了解大意:
问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孙权、刘裕。)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
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四、带领同学朗读全文,正音正句。
注意: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作品豪放的词风及其爱国情怀。
教师正音、正句,注意“佛bì狸祠”以及“封狼居胥”的句读。
五、赏析:
上片:
阅读上片。让同学分出层次,教师讲析。
分两层。
第一层,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夕阳斜照着衰草和枯树,一条普通的街道,人们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这里住过。
2.刘裕:宋的开国皇帝,原名刘道成,字德舆。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曾经生活在荒僻小街巷。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
3.\\\想当年\\\三句:
4.提问:作者在此处提到,“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说“斜阳草树”。两相对比,说明了什么?
5.提问: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6.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表达辛弃疾的感情?(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3.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1.\\\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当时派王玄谟出兵,攻打北魏拓跋焘。
2.“狼居胥”:山名,(注释)汉朝霍去病追击匈奴单于,到达狼居胥,封山而还。这里表示要在北伐中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
3.“仓皇北顾”描写战败的样子。王玄谟其实是一个光会说大话而没有真本事的人,这一仗被北魏拓跋焘打得是大败而归,狼狈逃窜。
4.~~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发兵,想同霍去病那样建立封狼居胥山的功绩,却落得个惊慌失措,北望追兵,大败南逃。
5.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警告当朝: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