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浸会大学青年研究实践中心.doc
香港浸會大學青年研究實踐中心
敘事治療---技巧訓練課程
課程名稱: 敘事治療---技巧訓練課程(初階課程)
團隊導師: 葉劍青(綠組)
學員姓名: 嚴偉強(Alan Yim)、趙穎懿(Grace Chiu)、蕭穎珊(Irene Siu)、陳小婷(Clover Chan)、
陳裕麗(Helen Chan)、杜維明(Virginia To)
習作題目: 「活出彩虹」之「十五十六時」:俊然的故事
提交日期: 5-1-2007
簡介 –
透過這課程,我們初步認識到敘事治療的理念及技巧,所以希望可以藉著小組習作的機會,與各團員嘗試實踐所學到的。我們引用電視節目「活出彩虹」中所訪問的一個實例,相信可以讓成員更具體地勾勒出運用敘事治療時的情況。
這案例主要講述一個中二學生,余俊然,與父親相處時產生的衝突。他的父親很緊張兒子的學業,除了聘請補習導師替兒子溫習功課,下班後又會親自督導,一旦兒子的表現未如理想,他就會大動干戈,又打又罵。
在本報告中,我們將會依敘事治療的一些技巧去分析此案例。分析共分為三部份,首先我們會以map 1 去解構問題所在,然後再以 map 2 去發掘問題故事以外的正面經驗,在最後的一部份,我們亦希望嘗試就此案例作一次迴響團隊的練習。
Part I: Map 1 –
State the problem
俊然經常都感到焦慮、不安和恐懼,只想到逃避。
從電視片段中,我們推斷他的問題主要因為他不能亦不知道如何去滿足父親對他在學業上的要求。父親誤以為打罵是催谷俊然進步的方法,於是當俊然的表現令人失望時,他就都訴之於同樣的方法,而且變本加厲,有時甚至達失控的狀態。
Describe the problem
有一次,俊然又遇到功課上的問題,但是無論父親如何解釋,他都不能明白,父親在情急之下拿出菜刀,又喝罵他去死,那一次的經歷對他的衝擊很大,讓他有很深的感受,所以他寫下了自己當時的恐懼和憂慮。
除了學業上的問題,他的社交生活也不如意,他被同學們起了個花名來取笑他。似乎,他在家庭和學校都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Feeling / emotion
這些經歷都令俊然產生了很多負面情緒,而這些情緒及經歷又影響了他對自己的評價,以偏概全的以為自己一無是處,很明顯,他不喜歡這些情緒對他的影響。
Justify
由於電視片段所限,我們不能了解到俊然所喜歡的生活。
我們只能知道當時的他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些負面情緒,於是他有了寫了一封遺書,說出自己的無奈及無助,以為只有結束生命才可以解決問題。
從敘事治療的角度分析:
由於電視篇幅所限,很多片段沒有被詳細交代,假如運用敘事治療去解構這案例,我們提議可透過一些發問去了解俊然,以下是一些例子:
有沒有一些時候你是沒有被那些負面情緒困擾的?
俊然的爸爸和媽媽的教子方法是否一致?
在學校裡,(你覺得) 是否從來沒有老師或社工關注俊然 (你) 的學習和成長?
俊然 (你) 有沒有想過要學壞?為甚麼?
平時被爸媽責罵後俊然 (你) 會做甚麼?
「恐懼」如何影響了你和父親的關係?
你希望你和父親的關係是怎樣的?
有沒有一些時間,你和父親的相處是較為融洽的?
(你) 他有沒有想過方法可以令父親改變態度呢?
(你) 俊然為何會參加少年軍呢?
Part II: Map 2 –
重寫過程中可以發出的提問:
尋找特殊情況(unique outcomes)
在各種生活壓力中,你認為哪一樣最大?
這種壓力甚麼時候最大?甚麼時候較輕?
你認為自己的生活受這種壓力影響的部分佔百分之幾?不受它影響的生活包括甚麼?
你試過甚麼方法能減輕壓力?
在面對壓力時,甚麼能幫助你?
有否試過壓力程度與平常差不多,但對你的影響沒平常那麼嚴重?
在面對其他壓力時,你是怎樣應付的?
在少年軍的經驗跟讀書的經驗有何不同?是甚麼因素令你的經驗如此不同?
當爸爸不再自己教你功課,而且憤怒時自己出街而不再打你,你經驗到甚麼?
你怎樣令到壓力不會變得更大?
壓力沒有這麼大時的你是怎樣的呢? 你和你父親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有沒有一些時候, 害怕爸爸的感覺沒有這麼強烈?
在不談讀書或功課時的父親是怎樣的呢? 你們的關係又是怎樣呀?
尋找「似無還有」(absent but implicit):
你是否很重視爸爸對你的反應及評語?
你成績不好時害怕令爸爸失望嗎?
成績不好打擊了你的學習信心嗎?
你認為是甚麼令爸爸對你又打又罵?這行動反映了甚麼?
聽你提到其實你每天也很想打一會兒遊戲機,但結果依然選擇先完成功課,會否反映了你重視一些什麼?
你提到覺得自己無用,會否你對作為一個有用的人有一些想法 / 信念?
這些想法是怎樣演變出來的?
爸爸對你的態度及評語會帶了一些什麼給你呢?
雖然你提到很害怕爸爸, 那你為何仍然一直留在他身邊呢? 什麼是你珍惜的?
尋找生活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