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期间诗坛三大诗人创作之比较研究_李利民.pdfVIP

安史之乱期间诗坛三大诗人创作之比较研究_李利民.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史之乱期间诗坛三大诗人创作之比较研究_李利民.pdf

湖北社会科学 年第 期 2008 8 安史之乱期间诗坛三大诗人创作之比较研究 李利民 (武汉工程大学 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 430074 摘要:安史之乱期间不仅是唐代诗歌,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转折点,应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但 实际上人们对此仅做了些浅耕粗作。在这方面作点细致的研究,可以使学术界对安史之乱期间的唐诗研究进 一步深入。 关键词:安史之乱;诗坛;精神演变;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I222 A 1003-8477200808-0120-03 就安史之乱期间的诗歌创作数量来看,李白200余首, 安史之乱爆发后,苦难的社会环境和艰辛的生活处境像太 杜甫约700余首,刘长卿约 160首,是作品最多的几位诗人, 行、王屋,堵在他的眼前,压在他的胸口,抑制着他的主体精 其他诗人,包括王维,高适这些著名诗人,诗作寥寥,研究文 神,他的精神世界融入了那个苦难的客观环境,他的主体意 本不足。从年龄层次和诗风来看,李白是上承盛唐诗风的代 识在一定程度上被客体化了,他于是从紧握着“自我”大旗的 表,刘长卿是下开大历诗风的代表,杜甫是过渡性诗人。比较 双手中松开更有力的一只,去扬起另一面写着“乱世”的旗 一下三位诗人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可以发现,面对共同的乱 帜。与李白的喜欢用“我”字不同,杜甫在作品中写到自己时, 世,从李白到杜甫再到刘长卿,他们创作的精神和艺术风貌 总是那么个白发稀疏、拄着拐杖、凄凄哀哀的老头。这是一个 呈现着一系列带有趋势性的重要差异。限于篇幅,本文只对 客体化了的意象,诗人将这个意象作为一个客体予以审视, 其中的精神演变部分进行论述。 既可顾影自怜,又可将它溶入乱世,溶入众生,从而在不见了 一、主体精神由强到弱 自我身影的寂静中品着时代的悲歌。与此相应,那些体现主 翻检李白这一时期的诗歌,可以看到,他与以往一样,好 体精神的因素,如自信、宏志、豪纵之气也较李白有了明显减 用“我”字,动辄就将这个大字掷了出来,如“气同万里合,访 退。他的诗歌透露出来的精神基调,忧心强于雄心,浑厚强于 我来琼都” 雄壮,怨愤强于骄纵;他悲天怜人,忧心如焚,完全被苦难的 (《赠韦秘书子春》),“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赠友人三首其二》)等,这种诗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他强烈 客观环境改造成了典型的仁者人格,至于他改造客观环境的 的主体意识。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让李白具有抵抗乱世外在 强音,只是偶尔奏响,且多是在咏物品画中间接表达出来的, 压力的坚韧的精神力量,乱世外在的客体性很难抑制他的主 如“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画鹘行》),“哀鸣思战斗,迥 体精神。这使得他可以坚固地秉持那些属于主体性的精神品 立向苍茫”(《秦州杂诗其五》)。当然这种仁者人格同时也使 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历经磨难的诗人仍然胸怀天下, 他生发出了较强的主体精神,这表现在他以反映苦难和谴责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黑暗与那个乱世相抗衡。但总体来看,杜甫的主体精神较之 仍然自信,“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赠升州王使君忠 李白是衰弱了。 );仍然志存高远,“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江夏使君 相形之下,刘长卿的主体精神更要衰弱得多。乱世如同 臣》 叔席上赠史郎中》);仍然豪雄,“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苦难的海洋一般,以巨大的力量掩盖诗人脆弱的心灵,几乎 (《临江王节士歌》);仍然昂首天外,“主人若不顾,明发钓沧

文档评论(0)

docinpp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